快訊

父留下六百坪土地遺產 關係不睦三兄弟想分割利用…最長要等三十年

劉真追求者眾 搭檔20年舞伴「不意外她選辛龍」曝關鍵原因

從這5家銀行買到瑞信AT1債 國內投資人16億恐成壁紙

高薪工作哪裡找?網友:「這產業」年終十萬起跳

高薪工作哪裡找?正值年後轉職潮,1111人力銀行履歷開啟數衝上歷年新高,達158萬筆。日前有網友在批踢踢發問「奇怪高薪工作到底哪裡可以找阿?」原PO好奇不管是在Dcard還是在PTT,也知道滿多人在吹捧薪資多高多高,但在人力銀行上看到薪水高的工作真的不多啊!原PO好奇不知道大家的工作都是哪裡找的呢?怎麼福利待遇那麼好?不少網友回覆,只要選對產業高薪並非天方夜譚,若是進科技業「年終10萬是基本」。

對此,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今(7)日表示,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曾經公布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的薪資統計結果,在前25名企業中,幾乎有一半以上被半導體產業包辦,而員工股票分紅制度亦是台灣科技業行之有年的留才、攬才的方式,透過有感的分紅獎金論功行賞來留住優質員工。

然而想擠進科技業窄門並非易事,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普遍要具備優秀外語能力(72.6%)、程式設計功力一流(52.0%)、配合度高(51.7%)、擁有碩博士學歷(39.9%)以及擁有領導團隊經驗(26.6%)等五大條件,將會比較容易受到業界重用。

黃若薇表示,隨著經濟活動逐漸回復正常步調,求職者轉職意願大增,截至1月31日網站開啟履歷數達158萬筆,創下歷史新高記錄。根據資料庫顯示工作機會數60.1萬,其中「科技資訊業」相關工作機會近六萬筆。黃若薇表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網路資安、電子商務、元宇宙、區塊鏈的興起,具有相關背景的人才更顯搶手,科技業正面臨人才荒之際,即使不是理工系所畢業,只要具備跨領域能力,依然能夠受到人資青睞,而企業因應缺工困境,也積極採用多元管道擴充人力,包括「擴大徵才科系」31.6%、「下修學歷門檻」18.6%以及「產學合作」14.2%。建議有意進入科技業的求職者把握轉職熱潮。

黃若薇還提到,1111人力銀行為推廣科技產業,新闢「科技島Technice」節目,邀請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南亞科技企劃及行政管理副總經理吳志祥、政大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等科技產業指標性人物錄製節目專訪,想了解更多科技大小事,鎖定「科技島Technice」節目,每週二、五帶來科技新知、產業趨勢和第一手職涯資訊,上架於Apple Podcast和科技島網站,也可於Spotify、KKBOX、Google播客、Pocket Casts,搜尋「科技島Technice」收聽。

人力銀行 科技業 薪資

延伸閱讀

「薪」情不佳?大學餐旅系名額緊縮 學者憂觀旅人才青黃不接

當保全15年省吃儉用存900萬 他拋問「可以躺平了嗎?」引質疑

雲豹能源攜手「全家」 打造不斷電便利商店

2023企業最愛大學排行出爐 亞洲大學首進榜私大前10

相關新聞

徵貨車司機!月薪35K「保護警察安全」 過來人大讚爽缺:錢輕鬆賺

每個行業都有其薪資行情價碼,以及外人難以體會的甘苦。在新北市泰山區有人開出緩撞車駕駛職缺,月薪35K起跳,然而有不少人看完工作內容後,卻直呼是很安全的工作,根本爽缺。

同事是「職場蟑螂」怎麼辦?醫師教應付之道:他們是小孬孬

職場是每個上班族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與同僚間的相處情況也左右著工作情緒,如果遇到愛散布流言、小動作很多的同事,著實令人困擾。知名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稱這種人為「職場蟑螂」,並提供對付他們的方式。

過勞之島? 台灣年均總工時全球第4高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二○二一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二千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但推測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實施減班休息(...

老闆光說「共體時艱」加薪只一千 他工作多三倍壓力大到邊做邊哭

民生物價不斷地漲,薪水卻沒有漲,通貨膨脹惡化讓許多民眾的生活都苦不堪言。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你願意幫公司共體時艱多久」,引發網友共鳴。

要懂英日語!台鐵徵車勤服務員起薪僅3萬 挨轟剝削勞工

隨著台鐵EMU3000新自強號陸續加入營運,台鐵昨公告甄選車勤服務員,總計正取30名,備取70名,月薪3萬256元,不過...

想得太美好!台北妹南漂求職超受挫 南部人認了「這1點」讓人詬病

台北居大不易,北漂不再是年輕人的首選,近年來也有不少人選擇南漂。然而,一名南漂的台北女子表示,最近在南部找工作不太順利,因為薪水真的很低,讓她感到非常挫折...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