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媒體人稱遭性騷點名傅崐萁 國民黨:即刻性平調查勿枉勿縱

媒體人再發聲明指遭傅崐萁性騷擾 點名郝龍斌出來說明

投資人別錯過!巴隆點名5大熱門趨勢 專家呼籲:布局宜趁早

上班族哭訴「連續兩次被資遣」 網建議:找大公司有保障

一名網友連續兩份工作都被資遣,無奈問大家「該如何調適」。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網友連續兩份工作都被資遣,無奈問大家「該如何調適」。示意圖/ingimage

社會新鮮人剛踏入職場時,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日前就有一名網友表示,她在7月中開始工作,結果做2個月就被資遣,之後她又進入另一間小公司,沒想到做到現在才快2個月,又有資深前輩告訴她「妳可能會被老闆資遣」,讓原PO難過表示「該怎麼調適?」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是應屆畢業生,在今年7月中找到一份「很講求細心」的辦公室工作,但做了2個月後發現自己不太適合,也越工作越不開心,同時主管告訴她「妳不適任」,最後9月底她被資遣了。

經過一個月的面試後,原PO又找到現在這份工作,她在做一個月後又有離職念頭,因為公司規模小,老闆脾氣又不佳,所幸遇到一個很善待後輩的學姊,讓她想要等年後再離職。

沒想到,學姊卻突然告訴她「老闆好像想資遣妳,而且沒有想要讓妳做到明年」,這讓原PO內心崩潰,指出「如果我又再被請走一次,其實心裡很受挫,會覺得我是做得有多差,會連兩份工作都要讓我走。明明在大學期間的打工,我不是雷人的同事,為什麼真正出社會後變成這樣?我到底該怎麼調適?」

文章曝光後,引發網友討論,有人安慰她「加油啦!別難過,妳要知道規模越小人數越少的公司,如果淨利越低就越挑員工,有些小規模的公司老板還希望請到的是PR99的菁英,因為他們就付不起2個人的薪水只想請1個超人,所以被這種公司資遣是好的,代表他們沒有很穩定,利潤不夠請中間能力層的員工」、「建議妳找大公司比較有保障」、「不要去小公司,我人生中也被資遣兩次,都是小公司資遣的。他們給的錢不多,福利爛,還要每個人都很奴,更何況週末要隨時待命,要求一個人身兼多職、上班不可以跟同事聊天,而且同事之間也容易勾心鬥角,建議妳去大公司吧!」

資遣 新鮮人 Dcard

延伸閱讀

0050抱著還做價差?網曝4字投資原則:賠抱、賺賣

0050抱著還做價差?網曝4字投資原則:賠抱、賺賣

聖誕禮物收到「怒氣全消禮包」 超神組合引網大讚:有創意!

夫裝闊買名車養小三而婆婆竟要妻幫貸款 網狂勸「離婚吧」

相關新聞

工作努力、績效佳薪資卻是全公司最差 頂大畢業的她哀號:我真可笑

許多人努力工作,無非就是為了要提升收入,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一名從頂大畢業的女網友,抱怨說自己明明很努力在工作,到頭來卻發現領的薪資是全公司最差的,感到「難過又生氣」,引發熱議。

他頂大畢業嘆「在中華電信工作被糟蹋」 抱怨內容曝光網罵翻:為啥要有優越感?

不少人都希望可以透過名校光環找到好工作、賺取高薪,讓自己過上好生活。一名自稱頂大畢業的男網友,PO文怒喊「為甚麼要在中華電信裡被糟蹋?」,自認數理邏輯佳,在公司負責幫忙寫程式,卻無法領高薪和升遷,根本是浪費他的青春和智商,引發正反兩派評論。

腳底按摩師晚上兼差「捏壽司」 月入10萬秘訣曝光

一份薪水不夠用嗎?許多上班族力拚「斜槓」同時兼做多份工作!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30歲擁有2份工作,白天是腳底按摩師,晚上是壽司師傅,月入10萬,引發網友討論。

缺工衝擊/疫情過 護理師更沒人想做?

上週甫過512國際護師節,今年國內統測衛護類報考人數竟創下14年新低!就連國立大學也在榜上。為何疫情一過,更沒人想做護理師?教育專家與護理界人士坦承,近年台灣護理師荒不但沒改善,還因一些緣由讓年輕人也無心加入。

從《浪姐4》看職場高手生存術:像CEO一樣找對人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再度引發熱點,可說是活生生的職場現形記,與老闆、社畜的生存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遠見》用第一視角透析《浪姐4》比賽,帶你看職場高手如何乘風破浪,同時借重兩岸人力資源專家的市場觀察,洞察企業用人的三大要領和兩個提醒,此外,也進一步融合Google、Meta等企業人才組合的核心思考。

升職調薪2000元被主管狂拗聚餐請客 他拒絕買單遭嗆:領這麼多別計較

在職場上能夠獲得升遷加薪本該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不過卻也有可能是噩夢的開始。有網友提到,自己今年三月被主管提拔升職,但薪水只多了2000元,沒想到此後卻接連好幾次被主管硬拗請客,拒絕的話還被批「做人很不厚道」,感到相當生氣。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