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加軍艦聯合任務通過台海 共軍東部戰區:全程跟監警戒

工作態度跟貢獻那個比較重要? 網友一面倒選這個

日前有網友在1111職涯論壇上發問「工作態度跟貢獻哪個比較重要?」引起網友熱議。圖/ingimage
日前有網友在1111職涯論壇上發問「工作態度跟貢獻哪個比較重要?」引起網友熱議。圖/ingimage

日前有網友在1111職涯論壇上發問「工作態度跟貢獻哪個比較重要?」引起網友熱議。結果網友一面倒認為「員工能替公司帶財,才是王道」。

原PO表示若是兩個新進員工薪水差不多,A實力100分,但是會混水摸魚、隱藏實力,最後產出還是有60分;B則是實力30分,但認真學習態度佳,最後產出50分。

原PO好奇正常老闆打考績,是不是還是以有貢獻產出多的考績調薪比較好?難道A、 B兩人打考績一定A比較好嗎?

有身為主管的網友分享自己打考績時「只看結果,不問過程,50就是50、60就是60如此而已」、「誰管你能力,公司只管產出」、「大人世界不看對錯、只看利益,誰能幫公司帶來更多利益自然要給比較多」,可見不論是實際的能力,還是工作態度都非主管打考績、調薪水的第一考量,終究是「績效說話」。

還有主管分享慘痛經驗「以前帶新人不喜歡A,後來又帶新人遇到B,比較下來還是A好一點,至少不用操那麼多心,也不用幫忙收爛攤子」。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企業調薪的標準又有哪些呢?調查顯示,企業為員工調薪的主要考量有個人工作績效52.7%、企業營運狀況47.7%、部門整體績效20.3%,以及年資17.4%。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分析多數企業調薪與否,除了考量營運狀況是否有餘裕,選擇調薪也一定是將「錢花在刀口上」,特別犒賞績效好、對公司有卓越貢獻的員工。

張篆楷建議上班族想要提高工作績效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包括:一、設定每周及每日目標,將每周的大目標再分割成每日的小目標,準確掌握進度;二、預估每件事需要的時間,依照自己的習慣來安排工作,如果你早上精神最好,就把耗費腦力的工作排在早上;三、劃分任務的優先順序,先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事」,這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核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順位,才不會被瑣事影響工作進度。

薪水

延伸閱讀

就市論勢/電網、鋼鐵族群 可留意

警察酒駕拒盤查遭壓制上銬 不爽考績吃「丙」打官司結果出爐

公司掀裁員潮是否要跑 眾人勸先別急:等公司自己動手

去年虧損未發年終 王品:今年1.5個月「上市以來新高」

相關新聞

工作努力、績效佳薪資卻是全公司最差 頂大畢業的她哀號:我真可笑

許多人努力工作,無非就是為了要提升收入,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一名從頂大畢業的女網友,抱怨說自己明明很努力在工作,到頭來卻發現領的薪資是全公司最差的,感到「難過又生氣」,引發熱議。

他頂大畢業嘆「在中華電信工作被糟蹋」 抱怨內容曝光網罵翻:為啥要有優越感?

不少人都希望可以透過名校光環找到好工作、賺取高薪,讓自己過上好生活。一名自稱頂大畢業的男網友,PO文怒喊「為甚麼要在中華電信裡被糟蹋?」,自認數理邏輯佳,在公司負責幫忙寫程式,卻無法領高薪和升遷,根本是浪費他的青春和智商,引發正反兩派評論。

腳底按摩師晚上兼差「捏壽司」 月入10萬秘訣曝光

一份薪水不夠用嗎?許多上班族力拚「斜槓」同時兼做多份工作!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30歲擁有2份工作,白天是腳底按摩師,晚上是壽司師傅,月入10萬,引發網友討論。

缺工衝擊/疫情過 護理師更沒人想做?

上週甫過512國際護師節,今年國內統測衛護類報考人數竟創下14年新低!就連國立大學也在榜上。為何疫情一過,更沒人想做護理師?教育專家與護理界人士坦承,近年台灣護理師荒不但沒改善,還因一些緣由讓年輕人也無心加入。

從《浪姐4》看職場高手生存術:像CEO一樣找對人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再度引發熱點,可說是活生生的職場現形記,與老闆、社畜的生存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遠見》用第一視角透析《浪姐4》比賽,帶你看職場高手如何乘風破浪,同時借重兩岸人力資源專家的市場觀察,洞察企業用人的三大要領和兩個提醒,此外,也進一步融合Google、Meta等企業人才組合的核心思考。

升職調薪2000元被主管狂拗聚餐請客 他拒絕買單遭嗆:領這麼多別計較

在職場上能夠獲得升遷加薪本該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不過卻也有可能是噩夢的開始。有網友提到,自己今年三月被主管提拔升職,但薪水只多了2000元,沒想到此後卻接連好幾次被主管硬拗請客,拒絕的話還被批「做人很不厚道」,感到相當生氣。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