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業務員月入10萬元很吃香嗎?過來人分享經驗
日前有網友在社群論壇Po文求問,看到朋友擔任科技業國外業務員,常常去哪裡打卡吃好的、玩好的,還有高檔休閒娛樂,如此愜意的工作型態令人羨慕不已,很好奇科技業的業務員到底可以賺多少?自己是不是該考慮轉行?
此文一出,釣出許多前輩紛紛回文「科技業國外業務起薪從55000元到當上業務經理一個月10-12萬元,滿賺的但壓力大」、「外商業務24小時on call因為時差問題,有時候被客戶催半夜要去工廠跑產線,每個月的公司會議壓力也很大,只會要求業績愈來愈多,標準也越來越高」;熱心網友紛紛獻策原Po該如何面試進入科技業「面試前要分析產業公司職缺跟你自己的優劣,這就是你的應徵動機」、不過也有擔任PM的文組生直白點出「不太建議新鮮人直接進科技業啦,除非有找到願意帶你的前輩,否則很容易手忙腳亂」。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國外業務必須具備良好銷售能力、市場情報蒐集的能力、解決客戶問題及需求的能力以及開發客戶與訂單處理的能力,如果想拚高薪,建議科技業是首選,因為產業特性使然,若有工程師技術底加上外語能力,年薪動輒突破百萬元者也常見。
1111人力銀行匯整不同產業的「國外業務人員」年均薪資發現,工作資歷不到一年,年薪就有57.5萬元,相較於勞動部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去(2021)年畢業生平均起薪3.2萬元乘以14個月推估約近45萬元,國外業務人員起薪明顯高於社會新鮮人均薪將近30%,顯見從事國外業務工作,薪資收入成長空間極大,若年資累積到5年以上,平均年薪可突破70萬元,尤其是含金量高的科技業,有了豐厚的人脈及客戶資源,後期職涯的薪資曲線成長速度更是驚人,相當適合外語流利又想挑戰高薪的求職者。
黃若薇建議,嚮往高薪的轉職者,想要晉身科技業,必須從「配合度」、「執行力」、「高EQ」這三點自我檢視是否合適,本身具備熟悉產品、外語優勢的硬實力以外,能夠配合公司銷售目標使命必達,在客戶與公司之間扮演稱職的溝通角色,長時間下來身心都必須頂住壓力,才能領得多領得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