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6000「登記入帳」今早8點開跑!身分證尾數「0、1」先申請 一表看懂登記步驟

主管無奈年輕人「躺平又怨薪資少」 大環境事實曝光超悲哀

原PO認為新進員工總是抱怨薪資漲幅很慢,但自己卻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 示意圖/ingimage
原PO認為新進員工總是抱怨薪資漲幅很慢,但自己卻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 示意圖/ingimage

隨著時代改變,人們的想法與生活態度漸漸不同,在職場上也難免出現摩擦。一名擔任電子業工程經理的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她認為新進員工總是抱怨薪資漲幅很慢,但自己卻不願意承擔更多責任,令她無奈感嘆「現在人覺得窮很合理就是了?」而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日前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現在人是覺得窮是很合理就是了?」為題發文,原PO透露最近在工作上帶人感到非常無力,因為很多新進員工都只做好交辦事項,從來不會自動自發地提出自己在工作上的想法。此外,待了兩、三年的員工,遇到事情總是強調不是自己的責任,同時抱怨薪資漲幅很慢,但也不願意攬下更多工作。

原PO提到前幾天公司經理層級開會,人資要經理們多注意部門裡面有沒有Quiet quitting(意指不積極主動,只做最低限度工作要求,台多譯「安靜離職」)的氛圍。對此,原PO感到相當困惑,「在這個大空頭的年代,不正是應該要好好工作增加收入嗎?不增加自己的技能、不承攬更多責任,只做好份內的事,是要怎麼增加收入啦?」

原PO表示自己出社會後,在工作上總是會承攬多一些責任,想辦法在每一間公司都做出點成績,並透過每兩年轉職,薪水已經是剛開始工作的好幾倍。在貼文的最後,原PO感嘆「可是跟現在的年輕人講這些事情,往往換來的都是白眼和心不在焉,是他們有什麼更好的收入來源?還是我這個阿姨搞錯了什麼?」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公司開的低,員工不想做更多工作,員工沒產值,公司不加薪(有產值也不一定會加薪),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開26K然後要會一堆技能,免費加班責任制,我覺得還沒升官會先升天」、「要先確定做了會加薪,多的是給了新責任沒加薪水的,給多少做多少,等價交換」、「再怎麼努力還不是看資歷跟公司制度加薪,不如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下班再去做其他兼職」、「承擔越多責任,老闆越會增加工作,不是增加薪水,反正薪水都一樣,幹嘛要做這麼多」。

另外,也有網友提到,「要看現在大環境,不能都怪年輕人,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未來也不想生小孩,那其實活在當下、小確幸就好了」、「好好工作還是什麼都買不起,不如享受當下,反正沒什麼可以失去了」、「不如說現在年輕人都意識到要認清事實,大環境不是妳我能夠改變的,還不如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何必那麼累呢?」、「那麼努力也不會加薪,就算加薪了,我也抵抗不了通膨,那麼累幹嘛,我能養活自己就好啦」。

Dcard 薪資 薪水

延伸閱讀

生病請特休被公司索要證明 男子傻眼:又不是請病假

他離職後連換2工作都不順「想回原公司」 網勸:做好心理準備

履歷都石沉大海? 職場老鳥分享7大方向避開人資雷區

適合做一輩子的工作曝光 眾人秒喊「1職業」:疫情下還是穩定

相關新聞

徵貨車司機!月薪35K「保護警察安全」 過來人大讚爽缺:錢輕鬆賺

每個行業都有其薪資行情價碼,以及外人難以體會的甘苦。在新北市泰山區有人開出緩撞車駕駛職缺,月薪35K起跳,然而有不少人看完工作內容後,卻直呼是很安全的工作,根本爽缺。

同事是「職場蟑螂」怎麼辦?醫師教應付之道:他們是小孬孬

職場是每個上班族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與同僚間的相處情況也左右著工作情緒,如果遇到愛散布流言、小動作很多的同事,著實令人困擾。知名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稱這種人為「職場蟑螂」,並提供對付他們的方式。

過勞之島? 台灣年均總工時全球第4高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二○二一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二千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但推測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實施減班休息(...

老闆光說「共體時艱」加薪只一千 他工作多三倍壓力大到邊做邊哭

民生物價不斷地漲,薪水卻沒有漲,通貨膨脹惡化讓許多民眾的生活都苦不堪言。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你願意幫公司共體時艱多久」,引發網友共鳴。

要懂英日語!台鐵徵車勤服務員起薪僅3萬 挨轟剝削勞工

隨著台鐵EMU3000新自強號陸續加入營運,台鐵昨公告甄選車勤服務員,總計正取30名,備取70名,月薪3萬256元,不過...

中華快遞 揚言年前大罷工

中華快遞為中華郵政旗下子公司,不滿公司未如期發放全額績效獎金,中華企業工會昨前往政院陳情,抨擊蘇內閣是「騙子政府」,盼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