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哪來妖風?北市帳篷遭吹翻、腳踏車飛天 日籍女觀眾慘受傷

猴痘疫苗預約有BUG?羅一鈞:轉檔異常、但一定打得到

離職後發現高雄薪資水平超低 38歲女淚喊: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原PO離職後發現高雄的薪資水平很低,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原PO離職後發現高雄的薪資水平很低,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隨著物價持續上漲,不少人都嚮往更高薪的工作,但同時工作壓力也日益加重。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透露自己離職後發現南部薪資水平超低,而且工作內容還相當多,因此詢問大家該如何做比較好,而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日前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為題發文,原PO透露自己今年38歲,原本有一份月收4萬的主管工作,也認為在高雄似乎算不錯的收入。然而,因為覺得自己能力不錯,履歷也十分優秀,想說既然現在這份工作有4萬左右,假設離職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沒想到,原PO抱持這樣的想法,加上當時的一些人事因素,自己便離開原本的工作,「離職以後大傻眼,原來南部這邊薪資水平低的驚人!」原PO表示之後經歷了一段很辛苦的求職過程,就算是相同產業的工作,在高雄這邊開25K到27K是理所當然的事,開到28K就自以為很高了,30K以上根本都稱為高薪。

原PO提到後來嘗試兩份工作,一個34K、另一個31K,都是屬於血汗工廠,不僅錢少,事情還相當多。31K的這份工作原本是自己期待已久的某大企業,結果從到職第一天開始就天天被洗禮,沒有任何職前教育或是新人訓練,就直接把新人丟入戰場,每天都在摸索和被罵中度過。

原PO坦言知道自己不年輕了,也沒有本錢和年輕人競爭,就算有再好的過往也不被看重,「這裡只在乎妳願意付出多少勞力,以及能做到什麼程度」。對此,原PO直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啊!好想直接離職,回家當家庭主婦!」

原PO強調自己不想當伸手牌,堅持女人也要有自己的收入,因此茫然詢問大家,「我是不是該離開現在這份工作,重新待業再找新的目標?還是繼續待在31K這邊騎驢找馬,等待奇蹟出現呢?」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景氣可能也不好⋯排序自己覺得重要的,錢、未來、家庭、生活品質等等,排序完就有答案」、「妳現在可以選擇回到原公司,但如果回不去,就當家庭主婦」、「找工作就是找到再走比較好,帶職面試沒什麼壓力」、「考國營事業呀,起薪也有4萬」、「去職訓上課考證照,半年後出來就不一樣了」、「薪資結構很難改變,找份簡單錢少輕鬆的,然後不夠的用兼差補」。

另外,也有網友深有同感,「確實高雄有到28K,公司都稱是高薪了」、「高雄沒有特殊能力專長的人,28K真的算不錯了」、「高雄真的慘,我公司主管以前常加班,也只領3萬初」、「高雄普遍25K到27K,28K已經算高薪,30K以上是夢想」、「當初想說在高雄應該也是大城市,結果薪資普遍25K到28K就很驚訝」、「高雄確實薪資低的驚人」、「有感!之前就是在高雄工作,覺得薪水少事情又多就離職了」。

Dcard 離職 薪資

延伸閱讀

窮忙人生: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

薪水比銀行少卻超夯!內行人曝「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終極優點

爸爸屆滿退休前4個月「被離職」 古怪理由讓他大喊求救

千人科技業好狂!新鮮人首次領中秋獎金「數字驚人」網嚇壞

相關新聞

徵貨車司機!月薪35K「保護警察安全」 過來人大讚爽缺:錢輕鬆賺

每個行業都有其薪資行情價碼,以及外人難以體會的甘苦。在新北市泰山區有人開出緩撞車駕駛職缺,月薪35K起跳,然而有不少人看完工作內容後,卻直呼是很安全的工作,根本爽缺。

同事是「職場蟑螂」怎麼辦?醫師教應付之道:他們是小孬孬

職場是每個上班族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與同僚間的相處情況也左右著工作情緒,如果遇到愛散布流言、小動作很多的同事,著實令人困擾。知名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稱這種人為「職場蟑螂」,並提供對付他們的方式。

過勞之島? 台灣年均總工時全球第4高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二○二一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二千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但推測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實施減班休息(...

老闆光說「共體時艱」加薪只一千 他工作多三倍壓力大到邊做邊哭

民生物價不斷地漲,薪水卻沒有漲,通貨膨脹惡化讓許多民眾的生活都苦不堪言。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你願意幫公司共體時艱多久」,引發網友共鳴。

要懂英日語!台鐵徵車勤服務員起薪僅3萬 挨轟剝削勞工

隨著台鐵EMU3000新自強號陸續加入營運,台鐵昨公告甄選車勤服務員,總計正取30名,備取70名,月薪3萬256元,不過...

中華快遞 揚言年前大罷工

中華快遞為中華郵政旗下子公司,不滿公司未如期發放全額績效獎金,中華企業工會昨前往政院陳情,抨擊蘇內閣是「騙子政府」,盼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