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半導體人才荒!勞動部陽明交大攜手辦訓 參訓可拿10萬

未來職場將逐步由資訊科技、電子商務、AI等新興科技主導,再加上這兩年新冠疫情爆發,衝擊職場工作型態,為協助青年瞄準具發展性產業,勞動部推動「產業新尖兵計畫」,針對年滿15至29歲待業青年,提供每人最高10萬元的補助訓練費用。而為了因應半導體人才荒,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與陽明交大合辦「多元半導體產業人才養成班」,去年有350人完成培訓,約7、8成順利就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訓練發展組組長沈文麗指出,計畫開辦以來,包含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養成班、工研院數位及電子訓練課程、外貿協會國際貿易人才培訓課程,另外還有陽明交大、清華大學、台科大等校都與勞動部攜手開設課程,至今成功協助逾1萬人就業,結訓後就業率約7成,有三分之一馬上就業的學員取得3.5萬元至4.5萬元以上薪資。
因應半導體人才荒,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與陽明交大合作辦理「多元半導體產業人才養成班」。陽明交大副校長陳永富表示,因企業認為培育半導體重點領域人才有需要,希望頂大成立半導體學院,去年陽明交大完成350人培訓,七、八成順利找到工作。他觀察到,過去女性相對少,但半導體學院受訓女性占4成,除促進人才流動,也讓女性參與高科技產業比率提高,這是起初未預期到的。
畢業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植物醫學系的吳忠益,原本踏入生物科技領域,從事動物實驗工作,後來轉當化學分析師,因有感於薪水天花板不如半導體業來得高,加上性格樂於挑戰,因此報名陽明交大課程,在密集培訓中學到電子、電路、半導體製程學科與模擬工具應用等知識技能,成為首批非相關背景結訓的學員,更因參加學校辦的企業說明會,順利錄取製程工程師,參訓前後薪資成長約1萬3000元。
陳永富認為,過去全台電機資訊領域碩士、學士約7000多人,現在減少到只有5000多人,他認為,透過半導體學院跨領域培養人才,讓年輕人習得第二專長,而這些跨域人才,也能刺激企業想法。沈文麗則表示,預計7到12月「產業新尖兵計畫」將開設200多班的課程,提供4000人參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