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配戴「非原廠錶帶」有危險?蘋果新專利展示對Apple Watch管得更嚴了

新冠本土再創新低 羅一鈞:周三討論專責病房調降開設

啟程赴陸祭祖 馬英九:希望透過交流讓和平能夠更早來到台灣這裡

你願意花多久時間通勤?多數網友留言「一小時」 跨縣市更久

image source:Flickr
image source:Flickr

文/賴琬琳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大家夢想的工作條件,但是多遠算是離家近?通勤要花多少時間你才能接受?就有網友問大家單趟通勤可以接受的範圍是多久?表示自己只能接受半小時。

通勤時間長短 視通勤方式而定

從留言來看網友現況多在1-1.5小時左右,有的跟原PO一樣,大概在30分鐘以上就覺得久,也有人回說「看薪水」、「看是站著人擠人還是坐著睡」、「看自駕還是大眾運輸」、「這種事情有些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PTT上常會討論「通勤時間」的話題。

image source:PTT

日前也有通勤族發文抱怨自己的路線,每天早上出門就塞在高速公路上,回家後家人都吃飽飯了,沒有互動的時間,10年換算下來超可怕。這番留言卻引來一些跨縣市通勤的網友笑,「我認識從宜蘭通勤大安區」、「你是沒有開國一去內湖汐止的南部人吧」、「光看這篇文就覺得應該是住在蛋黃區的人,沒遇過住在蛋殼區到蛋黃區的人」、「一堆好嗎?你是不是沒朋友啊?」

不管上學上班,通勤族在路上的苦,真的只有自己知道。

image source:Flickr/示意圖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來看「通勤時間」近一年熱門關鍵字,可以看到上班或上課通勤的民眾主要都在討論通勤方式和時間的關係:像是騎機車、開車、搭台鐵列車、捷運、甚至還有搭高鐵上班的。也有部分民眾會討論通勤的優惠定期票月票等等。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06月14日至2022年06月13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3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研究方法: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XXXXXXXX』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

加入網路溫度計電子報臉書粉專IG官方帳號,追蹤最即時火熱的網路新聞!



淡水 薪水

延伸閱讀

國光1813D基隆第4條快捷公車 20日起每日往返增為50班

母鴨帶小鴨過馬路 暖警「熱心攔車護送」一排黃毛球整齊列隊萌翻250萬人

躺平就能享優惠!4個你必須下載美食APP的理由

新北市新莊壽山路區間測速啟用 1個月開出1773件罰單惹民怨

相關新聞

徵貨車司機!月薪35K「保護警察安全」 過來人大讚爽缺:錢輕鬆賺

每個行業都有其薪資行情價碼,以及外人難以體會的甘苦。在新北市泰山區有人開出緩撞車駕駛職缺,月薪35K起跳,然而有不少人看完工作內容後,卻直呼是很安全的工作,根本爽缺。

同事是「職場蟑螂」怎麼辦?醫師教應付之道:他們是小孬孬

職場是每個上班族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與同僚間的相處情況也左右著工作情緒,如果遇到愛散布流言、小動作很多的同事,著實令人困擾。知名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稱這種人為「職場蟑螂」,並提供對付他們的方式。

過勞之島? 台灣年均總工時全球第4高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勞工在二○二一年的平均年總工時為二千小時,創歷年最低紀錄,但推測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實施減班休息(...

老闆光說「共體時艱」加薪只一千 他工作多三倍壓力大到邊做邊哭

民生物價不斷地漲,薪水卻沒有漲,通貨膨脹惡化讓許多民眾的生活都苦不堪言。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你願意幫公司共體時艱多久」,引發網友共鳴。

要懂英日語!台鐵徵車勤服務員起薪僅3萬 挨轟剝削勞工

隨著台鐵EMU3000新自強號陸續加入營運,台鐵昨公告甄選車勤服務員,總計正取30名,備取70名,月薪3萬256元,不過...

中華快遞 揚言年前大罷工

中華快遞為中華郵政旗下子公司,不滿公司未如期發放全額績效獎金,中華企業工會昨前往政院陳情,抨擊蘇內閣是「騙子政府」,盼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