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事相處像加班」他下班後拒聯繫 網共鳴:出問題難做事

同事適合當朋友嗎?有些人下班後仍會與同事交流,但也有人選擇公私分明。一名網友就表示自己上班雖會跟同事聊天,但私下完全不會有任何交集,避免像下不了班。此想法也引發熱烈討論,許多人都認同「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是職場常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不必強求」。
「大家會把同事當作朋友嗎?」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寫道,他平時在公司裡跟同事相處基本上是「尬聊或尬笑」,在他的想法中「同事就是同事」,不會羨慕其他能跟同事變朋友的人,連午休時間也像「日本的廁所吃便當文化」,只想找個人空間吃飯。
他表示自己走出公司後就不想管上班的事,跟同事的話題8、9成都圍繞在工作上,因此若是下班後繼續跟同事相處,就會有在加班的感覺,而他也好奇其他人是怎麼看待同事的角色。
許多網友抱持跟他相同的態度,「我會把工作跟私生活分開,朋友也是」、「把同事當朋友,一個不小心就被賣了」、「熟了不好做事」、「我是來上班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學生打工還可以,但出社會就不要,同事是有利益」、「辦公室同事感情太好,喜歡辦一些下班後的團康活動反而很討厭,都像被迫加班一樣」。
有人則點出感情太好的困擾,「只要出問題,就很難好好上班,個人認為同事跟朋友還是分明確一點比較好」。還有人遇過原本感情不錯的同事,離職之後傳訊息就常被忽略,打電話也不接不回。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同事與否,不應是篩選朋友的條件,「我下班都跟同事打LOL,或是約出去吃吃晚餐,會變朋友就是會,不要因為對方是同事的身份就直接否定這種可能性」、「本來也是抱持保持距離公私分明的心態相處,結果久了之後發現大家人真的都很好,現在即使有些人離職了,群組還是很熱絡的聊天像朋友一樣,不過這真的可遇不可求」、「不要以偏概全,跟大學一樣,合得來就合,合不來就不合,與同不同事無關」、「能自然而然變朋友是賺到,隨緣就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