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即時短評】0至6歲國家一起養 卻連教保員都搞不定

政府喊出○到六歲國家一起養,但是相關配套不足,尤其托育機構費用成為家長一大負擔,政府僅提供每個月幾千元補助金,許多家長坦言連買奶粉都不夠了,若加上薪資結構差,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外移,高喊○至六歲國家養,恐怕是連卻連從業人員都搞不定。
幼教專業的培養大多由學生時期開始,但社會上普遍認為高中憂於高職的傳統觀念,影響學生選擇技職體系的意願,就算好不容易招到學生,但是低薪、高工時、不尊重專業等問題,在勞動現場層出不窮,學生好不容易經過多年的培養,不友善的勞動條件卻將從業人員愈推愈遠。
幼教人員和所有教職員一樣是照顧國家幼苗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各學層中幼教人員的社會地位卻最不受重視,大學教授勤做學術研究的形象,受社會大眾尊重,但外界卻認為幼教工作,僅是照顧孩子溫飽就好,卻忽略其實幼兒教育是非常專業的領域,需要課程內容結合理論與應用。
對托嬰中心而言,若是年輕畢業生外流,托嬰中心因缺乏人力,只能進用保母證照人員,保母多為二度就業者、四十歲以上的求職者,托育中心照顧二歲以下小孩,需要大量體力抱上、抱下、換尿布,連上廁所都要老師牽著去,體力耗損大,一旦托育人員年齡層拉高,恐怕影響托育品質。
近年來,不僅中央祭出補救試圖搶救生育率,地方政府也加碼育兒津貼,但是除了經濟上的幫助,維持教保環境也是重要的一環,畢竟孩子一天待在教保現場八小時以上。
政府鼓勵年輕人生子的同時,不可忽略維持教保環境,尤其建立穩定的勞動條件,更應穩定教保人員的社會地位,尊重專業,才能讓年輕人願意投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