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真的只是一句自謙的客套話嗎?

縱使自己收入微薄,但是仍捐出上百萬的積蓄,去救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只是路過的路人,卻在發生災害時奮不顧身地救出許多人。
組織裡的基層員工,因為偶然地發現了不尋常的現象,進而抽絲剝繭、鍥而不捨地持續追查,最終發掘了組織中嚴重的弊端或是缺失。
當某個人做了超過一般人預期或想像的事,造就了不凡的成就或是巨大的影響力,總會受到眾人的敬佩與收到許多讚揚。
但是當事者面對這些蜂擁而至的讚揚,常常只是淡淡地回應: 「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
所作所為已經超過一般人的預期,「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真的只是當事者自謙的客套話嗎?
自謙或許有,但事實上有相當高的機率當事者的確認為「那是我應該做的事!」
「我應該」其實是星曜價值觀的展現
「我應該做的事」就是字面上的意義,代表坐命者的價值觀。
每顆星曜也都有其核心價值觀,不僅十四主星有,吉星、凶星也都有各自的價值觀。
號稱「官祿主」的星曜 - 紫微、天相、太陽,雖然都會將工作、事業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但是三者關注的核心價值,卻大不相同。
紫微的運作模式是: 當它確立一個目標之後,便會要求所有的資源都能為其所用,並且具體地落實在這個目標。
這個目標是紫微自己的目標,並不見得是身旁與其共事的人們會有的目標。但是身旁的人贊同與否,並不會阻礙或影響紫微自己所設下的目標。
紫微喜惡隨心、唯我獨尊的心態在此表露無遺。畢竟,對於紫微而言,身旁的人只是「資源」與「棋子」;下棋的人需要詢問「棋子」的意見,才來決定要讓「棋子」進攻還是犧牲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某些紫微加煞星的組合,會被視為「暴君」的組合;當無道的暴君決定要做某些大事時,旁人是很難勸阻的。
太陽則是走群眾路線,工作事業通常建立在人際關係與人脈的基礎上。「魚幫水、水幫魚」、「食人一口,還人一斗」就是這種核心價值的具體呈現。
也因為這種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價值觀,太陽必須重視身旁與其共事的人們會有的想法,跟隨潮流、服膺主流價值觀,就會是太陽所重視的焦點。
既然注重主流價值,對於潮流的脈動頗為敏感,太陽就會發展出一種「倡議」的特殊能力: 不僅自己願意身體力行,進而能影響身旁的人,和它一起實踐太陽心中的目標或理想。
有些太陽的本業是屬於商業活動,但是長期投入或倡議的卻是公眾事務,表面上看起來兩件事風馬牛不相及,但彼此卻常會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
商業上的客戶或是合作夥伴,往往會被太陽的倡議能力所感染,一同投入公眾事務;而在公眾事務中一起努力的夥伴,也會被太陽無私的付出、給予所感動,以愛屋及烏的方式照顧太陽的本業。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太陽會如此地忙碌,以及太陽的財運並不著重在它的求財與理財能力,而是建構在它的事業規模與社會地位。
廟旺與落陷的太陽,雖然核心價值類似,但是選擇的標的卻不盡相同。
這麼說吧! 聚眾為不公不義的事上街頭抗議,和聚眾為同夥兄弟報仇打群架,其實是蠻類似的!
天相又叫做「印星」,也可以說是印章(鑑)的保管人,帶有代替上層行使權力的意象;因此天相的個性趨於拘謹、保守、堅忍。
也因為是代為行權,所以在某個框架內(被授權的範圍)依規定行事,就成了天相的核心價值觀。聽命行事、少有違抗、忠心忠誠,通常便是它在工作事業上的原則。
但是天相的內在並不像外表那般柔弱,尤其是對宮的破軍以及福德宮的七殺。骨子裡天相有一股衝撞體制的企圖心,但是行為模式又必須依循常規,兩者相互矛盾,豈不令人備受煎熬與折磨?
「服務(協助)他人」是一種平衡的作法,在「助人為快樂之本」這種毫無爭議的價值觀之下,展現自己無須依循常軌行事的價值,頗有自娛娛人的效果。
有人用「里長伯」來形容天相的熱心助人,雖說里長並非無給職,但是勞心勞力的程度往往超過相同報酬的其他工作。若非有超乎常人的耐性以及服務的熱忱,也很難勝任這個必須常常在外奔走(兌現遷移宮有破軍)的工作。
另一種方式,就是藉由夫妻宮裡的貪狼來平衡,頗有飲鴆止渴之意。
【推薦閱讀】「情人眼裡出西施」? – 談談夫妻宮主星所代表的獨特視角
同樣是專注在工作事業,這些人在「應該做」的動機上也大不相同。
「我應該」也源自責任感
「我應該做的事」往往也來自責任感的驅使。
最明顯的是太陽與太陰對於家庭(尤其是原生家庭)的責任感。
【推薦閱讀】 「全家就是我家,而不是你家!」- 太陽的婚姻觀
他們孝順父母、貼心地照顧兄弟姊妹的需求,甚至連兄弟姊妹的子女也視如己出。在家中有危難時挺身而出,出錢出力,甚至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尤其是太陽)。
對他們來說,維護這個「家庭」是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至於他們是否喜歡「家庭」中的各個成員,已不是重點了。
縱使不喜歡,但是仍然盡一己微薄之力奮力完成,這就是對「責任感」最鮮明的詮釋。
七殺則是另一種「責任驅使」的代表,但是它的標的不是家庭,而是「自己」。
七殺又稱「孤剋之星」,意味著相較於其他主星,任何類型的情感都不太會形成七殺的糾結與阻礙,主要的原因是「我只在乎我自己」!
「我只在乎我自己」的具體呈現就是重視自我價值、自我成就、對自己負責;聽起來雖然頗為正面、令人欽羨,但是實際兌現的方式卻常跌破眾人的眼鏡。
「自我價值」的重點是自己,所以價值的認定者也是自己。當七殺做出一些跳脫主流價值觀的決定時,其實並不會在乎其他人的眼光或評價,只問能不能過得了自己的這一關?
相同地,「自我成就」也必須符合七殺自己的標準,而不是主流價值的標準。縱使客觀上的成就已超越世俗的標準,也未必符合七殺自己的標準。
因為常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心境,讓旁人在看七殺做事時,會覺得它自找麻煩、永無停歇;更不用提與七殺共事時所感受到的壓迫感與無力追趕。
而「對自己負責」自然也不會只是為了要符合對他人的承諾;那怕是這種「負責」會讓自己受傷、損失,七殺也在所不惜、絕不退縮。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七殺是十四主星中唯一沒有四化的主星;無論是誘之以利(化祿)、賦予權力(化權)、享有盛名(化科)、身處是非(化忌),都無法阻止七殺「做自己」的決心。
【觀點】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畝一畝的田,你想用它來種什麼? – 談談你不太熟的「四化」
「我應該」也有暗黑版
「我應該」的主體是「我自己」,應該與不應該的判定,自然是以自己的認定作為標準與依據。既然有令人讚嘆的版本,也會有令人深惡痛絕的版本。
在命理的理論中,有個號稱「敗家」的組合 - 武曲、破軍加煞星。
從實際的案例來看,知名企業家的第二代雖然利用家族的資源,成功地打造出知名的品牌,卻也產生了數十億的虧損。當父親要求他收拾這個爛攤子時,坐命者斷然拒絕,並且宣布脫離家族,自創品牌。
此後,坐命者的人生便在雲端與地獄間起伏擺盪,並欠下鉅額的債務與稅款,最終在家族手足的協助下,解除了他的困境。
命宮有類似組合的朋友,得意地敘述自己是過著「賺三塊花十塊」的日子,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要是錢不夠花,就回家向父親伸手。並笑稱家中的兄姊都是學識、能力超強的社會菁英,雖然自己的學經歷最差,卻是過得最爽的那一個。
武曲、破軍雖然有「不假思索」的決策盲點,但是如果和吉星(如祿存)同宮,會讓坐命者趨於保守、謹慎,破耗的特質大幅收斂;並在三方廉貞七殺、紫微貪狼的強勢助攻下,可以創出一番事業與格局。
煞星雖然有進取、強悍的一面,與保守(如天府)、柔弱(如天同)的主星同宮,可以增強主星的行動力與意志力,讓坐命者較為積極、勤奮。但是煞星最大的問題卻是價值觀容易偏差,傾向以負面的手段達成心中的目標。
【推薦閱讀】 生命中的四種武器 – 談談你避之猶恐不及的煞星(擎羊、陀羅、火星、鈴星)
而武曲、破軍加了煞星之後,價值觀中的「我應該」就會將自己的諸多行徑合理化。
" 家族裡有這麼多的資源,將來還不是要留給我的;現在花錢,只是提早使用。”
支撐「我應該」的,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思維;這個「理」是坐命者的「理」,而不是普世價值中的「理」。
無論是在命宮、身宮中的煞星,或是在命宮三方四正的煞星,只要煞星群聚,必然對坐命者的價值觀產生巨大的影響 - 怨恨、報復、以牙還牙、暴力相向,都有可能是負面影響力所產生的結果。
先前提到的紫微加上煞星,容易形成「暴君」的心態與行事作風;如果再與星性剛強、勇猛的主星(七殺、破軍、貪狼)同宮,這種「理所當然」的負面思維與行徑,其實並不亞於武曲、破軍加煞星。
另一種「我應該」的暗黑版本則是好逸惡勞、坐享其成;雖然坐命者不見得會敗家或惹上是非麻煩,但「不事生產」、「慢性消耗」,卻是這個版本的最大特色。
這個版本通常是天同的組合,尤其是當天同化祿時更為明顯。
命盤中的「祿」(包括祿存和化祿)就是坐命者的「資源」,「祿」所在的宮位就是坐命者投入資源的面向。
既然化祿在命宮,就代表坐命者將資源投放在自己身上,用白話文來說就是自私、對自己好,而且是用「天同」的方式對自己好。
什麼是「天同的方式」?
就是隨遇而安、好逸惡勞、坐享其成。雖然坐命者不見得會要求享受山珍海味、綾羅綢緞的奢華生活,但是也不會主動積極、給予付出,通常(委婉地)拒絕任何奔波勞累的勞務。
好在天同生性樂觀、情感充沛,通常與人和睦相處。久了之後,身旁的人也就放棄了對它的各種期望;而天同也樂於接受豢養,成為家中的寵物或是吉祥物。
在「理所當然」的心態驅使下,天同充分展現「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的自信。
每張命盤都有為數相同的主星、吉星與煞星,而這些星曜也不該成為貼標籤的工具 - 組合好就沾沾自喜,直呼幸運;組合不好就怨天尤人,大嘆不幸。
命盤的功用是用來分析坐命者的本質,瞭解自己的狀態。命盤或運勢中有不錯的組合,意味著我們應該珍惜與把握;不佳的組合,則是提醒我們留意與改善,避免事態更趨嚴重。
命理,如同宗教、哲學與心理學,都有各自的理論基礎與脈絡,但是本質都是讓人們更瞭解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應該」的核心價值也應該是讓自己有更好、更有意義的人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