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清明不能返鄉掃墓觸怒祖先會衰? 命理師教三大絕招免驚

清明連假將至,不少民眾會規畫假期時返鄉掃墓,但仍有民眾可能因工作無法返鄉,擔心因此觸怒祖先,影響運勢,命理師楊登嵙建議,若因各種因素,無法在清明節返鄉祭祖,其實可以委由家屬代為祭祀等方式替代,不一定要親自參與。
命理師楊登嵙說,今年清明節是4月5日,也是5天連假,有民眾會擔心若無法返鄉祭祖會影響運勢,但其實有3個替代方式,包括提早、延後祭祀、線上祭祀,以及親友通知等三種方式,分述如下:
一、提早祭祖:
現代大部分民眾將先人遺骸火化,以骨灰甕入靈骨塔,所以現在掃墓可省事多了,只要準備供品,根本不必鋤草、補土。靈骨塔位可以提前清明掃墓,不必擇日看好日子,甚至平常想要祭拜祖先,想去就去,因為只有單純祭拜,沒有動工、動土等,但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否則下午3點後再來掃墓,祭拜完天都暗了,不但危險,陰氣也較重。
二、線上祭祖: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縣市政府都鼓勵民眾「清明節」掃墓改採「線上掃墓、祭祖」,這不符合傳統「清明節」掃墓祭祖民俗,民眾恐不易接受這麼先進的科技創意,且也無法確認祖先是否有「上網」接受祭祀,甚至認為祖先根本不會上網。其實祖祠或家裡有供奉祖先的牌位,就如同祂們就在那裡,在那裡祭拜就可以,比用電腦「線上祭祖」更好,不必到墳墓或靈骨塔掃墓祭祖,避免群聚感染。
三、親友通知:
若遠在國外或家中也無設置祖先牌位因要事無法掃墓,掃墓時可以請親人代購供品,焚香禱念時通知祖先,讓祖先知道未到子孫的心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