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永續行動家/世界骨肉瘤權威陳威明 帶領北榮入選全球二五Ο強

大家稱陳威明為「陳健保」,他一直主張,健保給付醫材大部分的時候都很夠用;小病友叫他「陳爸爸」,病痛發生在孩子身上最讓人不忍,他的醫術和溫暖是孩子最大的救援與安慰。如今「陳健保」、「陳爸爸」,也是「陳院長」,「我連做夢都是台北榮總」,無時無刻不思索院內一花一草一木。
連續兩年,台北榮總是全國唯一入選「World's Best Hospitals」前二五○強的醫院,去年二一八名、今年二○八名。這項由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數據公司「Statista」公布的評比,全球矚目,顯示台北榮總位居全球頂尖醫院之列。個子依然挺拔,但已滿頭白髮的陳威明說,這是對北榮莫大的鼓勵。
斥資硬體設備 打造幸福職場
國內醫療體系的挑戰始終沒有停過,新冠疫情、醫護缺工、健保點值低落,對陳威明來說,最重要的是給北榮同仁更好的工作環境與待遇,「若員工沒有幸福與快樂,就不可能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而他的策略是,「營造好環境並捨得花錢」。
新門診大樓、住院大樓、醫護宿舍,加上重粒子中心和開刀房大樓,五大建物花費逾一五○億元,都在近幾年完工啓用。重粒子中心仍虧損,以後要損益兩平也不容易,但陳威明認為幫助國人是責任,且持續每年至少百分之二免費提供給經濟弱勢。
不只硬體設備,也打造幸福職場,陳威明開設大師講堂,邀請張忠謀等大師來院演講,有最新趨勢,也有人文關懷;也在上千座位的介壽堂舉辦演唱會和放電影,日前歌手蕭煌奇開唱,他上台謝謝演出團隊,並宣布北榮護理師日後不再需要尾牙表演,他也第一個響應賴清德總統提倡醫護「不同工不同酬」。
醫師有感加薪 外、婦科招滿
去年六月,陳威明開出國內第一槍,替內、外、婦、兒、急診住院醫師每月加薪六千元,今年加碼為八千元;今年四月,提供每月獎勵金三千元給泌尿、骨科、神經內外科、麻醉住院醫師;婦產科醫師下班為產婦接生有義氣但辛苦,提供小夜和大夜出勤獎勵金四千元到六千元,皆由醫院支付;同時提高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待遇,有感加薪。
「讓半夜出門接生的醫師心情比較愉快。」陳威明說,北榮不惜成本,為改善台灣少子化做出貢獻。這些措施已收成效,「今年外科和婦產科住院醫師全數招滿」,提高待遇是實質獎勵,更重要的是讓醫師感受被肯定與尊重。北榮為急重難罕科別留下寶貴人力,未來這些醫師可在台灣各個角落幫助大家。
心臟三根支架 珍惜行醫人生
許多上位者避談下台,陳威明不忌諱公開倒數他的院長任期,「距今不到八百天」。以天計算,他的理念是「把眼前的事做好」,從下鄉的公費生,意外走上骨科,成為世界級骨肉瘤權威,他把北榮院長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任務。行醫卅七年,心臟有三根支架,雙眼都開過白內障,「陳院長」竭盡全力,每一天努力付出且珍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