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義消曹雙全正與死神拔河…友人探視喊話:睡2天該起來了 「你兒子在等你」

嘉義縣國中棒球隊赴台東參賽 國3台南白河段撞樹枝翻車8人全受傷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肺癌弱勢族群納健保 無突變患者可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由左至右分別為病友王姓男子、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部部長王金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廖唯昱、病友邢女士。記者李青縈/攝影
由左至右分別為病友王姓男子、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部部長王金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廖唯昱、病友邢女士。記者李青縈/攝影

76歲的王姓男子從高中染上菸癮,長期飽受咳嗽所苦,直到某次咳嗽帶血,3年前就醫時不經意告知醫師,醫師機警安排照X光,一照即被診斷罹肺腺癌,當時病症已無法接受手術,也無標靶藥可用,醫師建議採化療、合併PD-L1抑制劑與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及局部電療,目前肺部腫瘤已經消失成纖維化,癌細胞轉移也獲得控制。

肺癌連續多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發生率跟死亡率高,穩坐癌症「雙冠王」。健保署在今年6月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L1」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納入第一線給付,適用對象為無EGFR、ALK或ROS-1基因異常、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且不限PD-L1表現量就可使用,預估每年約1600人受惠,藥費年節省可達2百萬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免疫療法為當今國際主流治療,據2025年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指引,此次納入給付的藥物屬最高證據等級,能補足無基因突變患者的治療缺口。

肺癌中有九成是非小細胞肺癌,其中EGFR突變者最多,其他如ALK、MET、ROS1與RET等突變機率偏低,都落在5%內。陳育民說,能檢出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多有對應標靶。然而,對於3至4成無突變病人治療選擇有限,屬相對弱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部部長王金洲說,肺癌領域所運用的免疫藥物被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由於癌細胞會躲避人體免疫T細胞的攻擊,會模仿正常細胞表現出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欺騙T細胞,讓其以為是正常細胞而不攻擊;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L1抑制劑,能把PD-1與PD-L1之間的結合阻斷,喚醒T細胞再度認出癌細胞,重新發動攻擊消滅腫瘤。

而若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可以發揮更佳效果。王金洲說,因為抗血管新生標靶抑制腫瘤不正常血管生成,改善腫瘤周邊為環境,讓化療跟免疫藥物發揮療效。

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廖唯昱指出,一線治療組合採用化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上與PD-L1免疫抑制劑時,有效控制腫瘤的機率高達約6成,同時疾病惡化風險減少約4成,有機會為患者爭取整體存活期達19.8個月。

肺癌 腫瘤 醫師

延伸閱讀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3/免疫治療燃生機!醫籲健保接軌國際,讓更多癌患受惠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2/健保擴大給付!專家:無論PD-L1高低,都有治療機會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1/健保署:CDF免疫新藥試用有效,健保給付可望無縫接軌

彰基首季健保斷頭1.2億 總院長陳穆寬霸氣回應

相關新聞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