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出小心!大雷雨炸台北市11行政區 僅這一區除外

國民黨大咖雲集!韓國瑜台中輔選車掃 面對提問反常吐4字

114分科公民/烏俄戰爭等國際衝突入題 混合題選項模稜兩可「很燒腦」

恩師醫術醫德兼備 陳志金憶林芳郁對病患1舉動:我默默學下這習慣

曾任衛生署長、三大醫學中心院長的林芳郁(右),退休後開始與失智症搏鬥。他的另一半林靜芸(左)由名醫變身照顧者,發表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圖/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衛生署長、三大醫學中心院長的林芳郁(右),退休後開始與失智症搏鬥。他的另一半林靜芸(左)由名醫變身照顧者,發表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圖/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衛生署長、台大、北榮、亞東等3家醫學中心院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5年,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Icu醫生陳志金」臉書分享昔日恩師林芳郁的行醫方式深深影響他,「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自己也默默的學下這個習慣」。

林芳郁的妻子、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在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中,勇敢又溫柔揭露她與林芳郁的故事。昨天新書開賣,即登博客來中文書當日熱銷榜第一名;網路商城昨啟售即售罄,緊急二刷,累計銷售破萬本。

陳志金表示,看到師母林靜芸寫到林芳郁老師罹患失智症,原來已經5年了,師母從一位整形外科名醫轉換為照護者身分,從挫敗中學習照顧、正視疾病,把心路歷程撰寫成「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值得大家一起來看看。

陳志金說,大家所熟知的林芳郁,是一位認真、謙虛的心臟外科教授、曾當過衛生署長,更是史上第一位擔任兩間龍頭醫院院長的人(台大和北榮)。實際上,老師應該也是唯一1位曾擔任3家醫學中心院長的人。

回憶和林芳郁的相處點滴,陳志金表示,他對老師的印象始於30年前,他還是見習醫師的時候。林芳郁用外科的方式,治療一個在那個年代普遍上認為是內科疾病的心房顫動,「我覺得非常的神奇,學長們都說老師的手很巧」。

「我看到的老師,說話總是輕聲細語、溫文儒雅,很能夠安撫焦慮的病人和家屬,讓他們感到安心」,陳志金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林芳郁每天下刀以後,都會到病房,約好接下來要手術的病人和家屬,到病房的小教室,在白板畫出心臟的解剖圖,向病人和家屬講解手術如何進行、有什麼風險等等。「就像是在幫我們上課一樣,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自己也默默的學下這個習慣」。

陳志金表示,知道老師罹患失智症,雖然不捨,但是,也覺得很慶幸,還好有師母的陪伴。在師母的細心照顧之下,老師的病況有比較穩定。他日前和妻一起看了台劇「忘了我記得」,兩人也談到到底誰會先失智,「我覺得會是我,我現在要努力的準備很多很多的文字、照片、影片、書本、繪本,來幫助將來失智的我,認識現在的我,師母的陪伴經驗很值得參考,我要買一本師母的新書,送給太座」。

林芳郁 失智症

延伸閱讀

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妻林靜芸:一場跌倒改變我們的後半生

林芳郁失智震撼各界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開賣即二刷

【新書上市】如何當一位聰明的失智症照顧者?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陪伴林芳郁院長歷程

林芳郁失智…名醫妻化身照顧者 陳良基:非常令人感動的鶼鰈情深

相關新聞

60多歲患認知障礙... 失智新藥診所開打 藥效、療程一次看

阿茲海默症針劑新藥上市,台北市士林一森診所今早替一名60多歲早發型患者施打。院長王培寧表示,國外相關數據顯見確實能夠延緩...

失智症新藥問世 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新北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是早期失智症個案,家人不惜花費150萬藥費,今天在亞東醫院施打新藥「欣智樂」,是國內使用該款藥...

回響/衛福部:失智症納公衛優先任務

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點九九,患者逾卅五萬人,醫界民團呼籲政府盡速擬定國家級政策。對此衛福...

預防延緩失智症 醫院設計「聖馬三缺一 健腦麻將」長輩眼神亮起來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有效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成為全民關注的健康議題;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設計別開生面的「聖馬三缺一 ...

延緩失智社會處方有望給付 石崇良:明年推動試辦計畫

長照3.0將於明年上路,長照與醫療的結合將是重點。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是展現「醫養合一」,往後著重於社區資源連結...

失智症新藥年底擬納健保? 邱泰源:先經專業評估程序

亞東醫院、一森診所原訂6月18日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卻因航班調度延誤,6月19日終於抵台,並順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