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溫網/逆轉粉碎小蠻牛3連霸美夢 辛納復仇奪冠成義大利第一人

林芳郁失智…吳明賢細數貢獻:台大「留沙幫」院長第一人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臉書發文表示,林芳郁在歷任台大醫院院長,是「不同凡響」存在,他慎思慎言,且生活上慾望極簡,卻有豐富人文素養,且在急診部主任任內,引進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制度,救人無數。圖/取自吳明賢臉書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臉書發文表示,林芳郁在歷任台大醫院院長,是「不同凡響」存在,他慎思慎言,且生活上慾望極簡,卻有豐富人文素養,且在急診部主任任內,引進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制度,救人無數。圖/取自吳明賢臉書

曾任3家醫學中心院長及衛生署長,林芳郁近年罹患失智,整形外科名醫妻子林靜芸撰書分享照護歷程,將在本周日發表。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臉書發文表示,林芳郁在歷任台大醫院院長,是「不同凡響」存在,他慎思慎言,且生活上慾望極簡,卻有豐富人文素養,且在急診部主任任內,引進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制度,救人無數。

吳明賢表示,林芳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擔任過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3家醫學中心院長,且曾任衛生署署長,在任內均有建樹並建立風範,格局、胸襟與見識卓越,「是不折不扣、有器識的醫界領導」,所以才能勝任重要職位;林芳郁也是台大第一代「留沙幫」,在國人崇尚留學歐美時,攜家帶眷至沙烏地阿拉伯從事醫療及外交服務,「顯示年輕的他面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智慧,與離開舒適圈成長的勇氣。」

「他也是開啟台大沙烏地醫療團擔任院長第一人。」吳明賢說,後續2位台大醫院前院長陳明豐、何弘能都出自「留沙幫」,林芳郁則在回國後,又至法國精進心臟外科手術,是瓣膜整形手術及心律不整手術先驅,且除本身醫療專業創新,也在行政管理上有所貢獻,擔任急診部主任時,引進EMT制度,訓練一批到院前救護知識技術人員,「從死神中挽救無數生命,是能夠深思熟慮,果斷決策的傑出領導者。」

吳明賢說,他剛升等教授時,某天被林芳郁叫到院長室,詢問是否願意接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他回應將全力以赴,林芳郁說,「有沒有辦法讓健檢顧客像去迪士尼一樣一去再去?」希望他提高健檢回客率,並做好顧客關係管理,提升黏著度與忠誠度,「他是一位能想出新發展方向,讓下面的人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好長官。」

「林芳郁具備廣博人文素養,有學問、有識見,追求信念且生命奮進,是充分發揮人類力量與潛能的『文藝復興人』。」吳明賢說,林芳郁崇尚老莊哲學,第一次與全院主治醫師交流,就以老莊為主題分享管理理念,他生活上慾望極簡,卻靈魂豐盈,具備廣博人文素養,他與夫人鶼鰈情深,是醫界眾人羨慕的神間眷侶,近期出版新書,值得外界邊讀邊了解兩位醫師內心對話,不僅可了解傑出醫界領導者對國家社會偉大貢獻,也能位失智家屬帶來盼望與安慰。

林芳郁 失智症

延伸閱讀

名醫林芳郁曾「遊走」30公里 沈政男籲別對失智者做1事:完全沒幫助

曾任三家醫中院長林芳郁失智 沈政男看了這點非常震撼

「我也愛你,非常想你」 林之晨撰序談失智父林芳郁:我見過最接近的完人

外科名醫林芳郁驚傳失智 林靜芸臉書好友學生留言打氣  

相關新聞

60多歲患認知障礙... 失智新藥診所開打 藥效、療程一次看

阿茲海默症針劑新藥上市,台北市士林一森診所今早替一名60多歲早發型患者施打。院長王培寧表示,國外相關數據顯見確實能夠延緩...

失智症新藥問世 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新北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是早期失智症個案,家人不惜花費150萬藥費,今天在亞東醫院施打新藥「欣智樂」,是國內使用該款藥...

回響/衛福部:失智症納公衛優先任務

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點九九,患者逾卅五萬人,醫界民團呼籲政府盡速擬定國家級政策。對此衛福...

預防延緩失智症 醫院設計「聖馬三缺一 健腦麻將」長輩眼神亮起來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有效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成為全民關注的健康議題;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設計別開生面的「聖馬三缺一 ...

延緩失智社會處方有望給付 石崇良:明年推動試辦計畫

長照3.0將於明年上路,長照與醫療的結合將是重點。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是展現「醫養合一」,往後著重於社區資源連結...

失智症新藥年底擬納健保? 邱泰源:先經專業評估程序

亞東醫院、一森診所原訂6月18日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卻因航班調度延誤,6月19日終於抵台,並順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