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課徵印尼19%關稅 美產品出口印尼零關稅

曾任三家醫中院長林芳郁失智 沈政男看了這點非常震撼

曾任衛生署長、三大醫學中心院長的林芳郁退休後,開始與失智症搏鬥。他的另一半林靜芸,由名醫變身照顧者,發表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圖/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衛生署長、三大醫學中心院長的林芳郁退休後,開始與失智症搏鬥。他的另一半林靜芸,由名醫變身照顧者,發表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退休的75歲心臟名醫林芳郁失智5年了,同樣是整形名醫的太太林靜芸把照顧心愛丈夫的心路歷程,出書詳述,跟大眾分享。醫師沈政男臉書表示,他只是看了幾頁試閱版就「非常震撼」,顯然,台灣社會對失智照顧依然相當不熟悉,即使是名醫身份的家屬,在照顧過程裡也會跌跌撞撞、吃盡苦頭,而百感交集。

沈政男說,看到書上描述林芳郁失智後的表現,很難想像當年那個在講台上教我們心臟外科學的教授,竟然成了一個每天練習國小算術的大孩子。他的太太一度懷疑真的是失智嗎?有一天早上,林芳郁不願意起床,怎麼叫都不起來,就這樣躺了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家人只好接續在旁陪伴,但不知怎麼,第二天卻發現是走出家門,不知去向,一直到半夜才回來。

後來林芳郁的遊走行為愈來愈嚴重,家人的處理方法是陪他出去繞,最高紀錄曾經從晚上8點走到凌晨4點,繞行大安森林公園不知多少圈,總共走了30公里。

看到這裡,沈政男真的難以置信,因遊走是失智患者常見的行為心理症狀(BPSD),一般都是先有躁動,可能有什麼不舒服,或者有什麼需求,於是有一個驅動力要往外走,但又沒辦法形成具體計畫,於是就變成了遊走,而如果自己回不來,就會變成走失。而躁動、遊走、走失,是連續性的表現,但臨床上經常被切開看待。

沈政男說,任何失智的躁動行為,BPSD,最重要是探討行為原因與動機,但這一步,最為欠缺,即使是臨床人員都經常忽略,而三個探討的模型,包括需求未獲滿足、壓力耐受降低,以及前因、行為、後果(ABC)模式。如遊走最常見的原因是想要回家、要找過世的親人、擔心與害怕什麼事情、以為自己還在上班,或者有什麼事情必須出去做,甚至是肚子餓、哪裡不舒服,卻講不出來等等。針對行為原因處理,就能減輕遊走。

如果真的沒辦法,就出去陪伴走一段路,然後邊走邊聊一些別的事情,轉移他的心境與心情,然後利用他定向感不好的特點,轉個彎回到自己家,而不是一直無止境陪他走下去。如果好說歹說,還是非常躁動,那就給予抗精神藥物緩解症狀,問題是,要找到經驗夠好的失智專科醫師,不然,未必能夠給藥適當。

然後林芳郁在主治醫師建議下住進醫院了,但5天後就辦理自動出院,因為林芳郁每天守在病房門口,陪伴他住院的太太很不忍心。沈政男說,失智住院99%沒有必要,就只是把病人關起來,沒有其他任何幫助。

另,林芳郁有次爬山或怎樣受傷跌倒,不曉得臥床多久,竟然出現了嚴重的壓瘡,沈政男看到這一段,也是讓人感慨,顯然連外科醫師身份的家屬,也不熟悉壓瘡的預防。

沈政男說,完整的失智照顧必須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長照三支箭,每一個環節都要兼顧,才能給予病患與家屬夠好的協助。以長照來說,如果已需全日陪伴或照顧,最好的方法還是聘請外籍看護。如台劇「忘了我記得」有演外籍看護,結果被失智阿公騷擾就說不做了,其實這時可以幫忙介入處理。

沈政男說,如果是需全日陪伴或照顧的失智者,又說可以送到專業的失智安養院,但絕大多數安養院無法提供夠好的失智照顧,因為台灣的長照還沒打算做好失智的全日機構照顧,而主事者天真地以為光靠居家與日間照顧就能解決照顧問題。

林芳郁 失智症

延伸閱讀

瑞芳學生搭車因讓座問題被罵哭 沈政男:沒有學校教孩子勇敢說不

獨/林芳郁基金會周日成立 林靜芸出書談林芳郁失智照顧歷程

「高中生發SCI論文」科展涉抄襲上台大醫 掀學術亂象

館長上海直播 沈政男:一腳踢破綠營築的「無形圍牆」

相關新聞

60多歲患認知障礙... 失智新藥診所開打 藥效、療程一次看

阿茲海默症針劑新藥上市,台北市士林一森診所今早替一名60多歲早發型患者施打。院長王培寧表示,國外相關數據顯見確實能夠延緩...

失智症新藥問世 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新北83歲國畫老師麥張愛華是早期失智症個案,家人不惜花費150萬藥費,今天在亞東醫院施打新藥「欣智樂」,是國內使用該款藥...

回響/衛福部:失智症納公衛優先任務

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點九九,患者逾卅五萬人,醫界民團呼籲政府盡速擬定國家級政策。對此衛福...

預防延緩失智症 醫院設計「聖馬三缺一 健腦麻將」長輩眼神亮起來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有效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成為全民關注的健康議題;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設計別開生面的「聖馬三缺一 ...

延緩失智社會處方有望給付 石崇良:明年推動試辦計畫

長照3.0將於明年上路,長照與醫療的結合將是重點。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是展現「醫養合一」,往後著重於社區資源連結...

失智症新藥年底擬納健保? 邱泰源:先經專業評估程序

亞東醫院、一森診所原訂6月18日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卻因航班調度延誤,6月19日終於抵台,並順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