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推國際醫療葵花寶典 盼政府開放陸客醫療旅遊

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今舉辦《國際醫療服務價值鏈操作指引手冊》發表會,由左至右分別為MET基金會執行長吳明彥、《國際醫療服務價值鏈操作指引手冊》副總召集人陳建志、MET基金會董事長陳昱瑞、衛福部國際合作組主任施金水、MET董事洪子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周艾齊。記者李青縈/攝影
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今舉辦《國際醫療服務價值鏈操作指引手冊》發表會,由左至右分別為MET基金會執行長吳明彥、《國際醫療服務價值鏈操作指引手冊》副總召集人陳建志、MET基金會董事長陳昱瑞、衛福部國際合作組主任施金水、MET董事洪子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周艾齊。記者李青縈/攝影

隨著疫情解封,跨境醫療漸漸重啟,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基金會)今正式發布全球第一本針對醫療旅遊全流程打造的《國際醫療服務價值鏈操作指引手冊》,同時呼籲在兩岸健康有序、不影響國安下,政府批准開放,重啟大陸民眾來台醫療旅遊。

台灣自2007年起推動國際醫療,期間雖累積豐富經驗,但醫療機構面對跨語言、跨文化、跨系統的服務挑戰,欠缺一套可複製、可訓練、可評量的標準流程,成為國際推廣的障礙。因此,MET基金會執行長吳明彥領軍編撰,導入服務價值鏈概念,把從計畫、行銷、到院前準備、接待、住院、住院後服務至保險理賠七階段建立明確操作指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周艾齊說,這本書要是早點發表,自己以前推動國際醫療時可能就不用辛苦,特別是解決跨文化差異、保險公司請款等當時煞費苦心,這本手冊就像是業界葵花寶典,也期待未來更多海外民眾認識到台灣的高品質,讓病人安心來台就醫。

MET董事洪子仁說,除醫美外,不孕症、癌症、心導管、骨科等項目都是國際醫療最常見的項目,要爭取海外民眾來台就醫有利因素,不外乎是地理位置(航程三小時內)、語言可溝通、文化相近以及費用便宜,因此最有發展潛力的仍是大陸居民,當地一年約有700至800萬人願意赴海外就醫,呼籲政府在兩岸健康有序且不影響國安的前提下,可以批准開放大陸居民來台醫美、健檢等國際醫療項目。

他以自身親驗參訪經驗為例,羽田機場旁的診所吸引不少大陸遊客,現在大陸旅客多前往日、韓、泰等國做醫療旅遊,我國跟他國相比更具有語言相通優勢,期待在政府開放下有更多海外人士來台做醫療旅遊。相比一班旅客,醫療旅遊的產值高達5倍,希望在南向、歐美的政策發展下,也同步重視「西進」。

吳明彥也呼籲,我國醫療發達,呼籲經濟部、外交部行銷台灣時,也把醫療納入,讓國外知道不只有台積電,台灣醫療評比同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中國醫藥大學 外交部 洪子仁

延伸閱讀

醫師加班費免稅!五大醫團力挺:應提高缺人科別補貼

防駭客盜病患個資 新光醫院與調查局建立聯防機制

搶救醫師加班費節稅 洪子仁:加班時數上限占比應逾50%

「很多人撐不住」急診不只出走 專家嘆:年輕人走光、醫平均年齡增加

相關新聞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彰化雨彈升級大豪雨!北東飆高溫 氣象署示警馬祖今晚丹娜絲進逼

丹娜絲颱風遠離,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今天表示,周五之前都是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天氣上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中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