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一一二年九分五十三秒,快轉八秒。此外,在十四年後,自殺重返十大死因,四○六二人自殺身亡。

統計顯示,一一三年整體死亡人數合計廿萬一三八三人,每二分卅七秒就有一人死亡,較一一二年減少四一九二人,死亡時鐘二分卅三秒慢了四秒,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八二○點二人,降幅達百分之二點三,主因是新冠肺炎減少六○○○人,糖尿病少九六二人。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分別為惡性腫瘤(五萬四○三二人)、心臟疾病(二萬三二七六人)、肺炎(一萬七二五九人)、腦血管疾病(一萬二四六三人)、糖尿病(一萬六六三人)、高血壓性疾病(八九二八人)、事故傷害( 六九二四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六一九三人)、腎炎腎病症後群及腎病變(五六七九人)、自殺(四○六二人)。

衛福部統計處長李秋嬿表示,一一三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十四萬九四七九人,占總死亡人數百分之七十四點二,與一一二年相比,分析一一三年標準化死亡率,除肺炎、自殺上升,餘均下降,其中以糖尿病、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事故傷害降幅較明顯。

如以性別區分,男性十大死因前三名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統計標準化死亡率,則以肺炎上升趨勢明顯,糖尿病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則顯著下降。女性十大死因前三名與男性相同,但腦血管疾病、血管性及未明確的失智症衰老出現上升態勢,糖尿病降幅則較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排行,從一一二年第六名降至去年第十四名,讓原先七至十名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均上升一名。

進一步分析癌症死亡數據,一一三年癌症死亡人數為五萬四○三二人,較一一二年增加九○六人,每十萬人口因癌症死亡達二三○點八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一一三點三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連續廿一年位居前三名。觀察各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變化,攝護腺癌、卵巢癌上升,其餘癌症下降,以胃癌、乳癌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在自殺方面,一一二年位居第十一名,但一一三年則升至第十名,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指出,一一三年自殺人數為四○六二人,相較一一二年增加一六四人,增幅百分之四點二。經年齡分析,○至十四歲及六十五歲以上族群自殺人數較前一年減少,但其他年齡層均呈上升趨勢。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高血壓 衛福部 肺炎 糖尿病 癌症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自殺重回十大死因 專家:與詐騙有關 人生無望選擇輕生

新冠肺炎跌出國人十大死因 羅一鈞:秋冬還有一波疫情

糖尿病治療藥物二甲雙胍之顯而易見性探討:Sciele Pharma Inc. v. Lupin Ltd. (Fed. Cir. 2012)

衛福部公布113年十大死因 癌症居首、自殺重返前十名

相關新聞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準「薇帕」颱風上午8時生成 周末可能致台灣豐沛水氣

熱帶低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就是未來的準第6號颱風薇帕,預計周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通過時...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