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規模6.4地震後隔5小時才1起餘震 粉專擔憂1情況

昨晚7時震央在台灣東部海域的芮氏規模6.4顯著有感地震,中央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等21個縣市發布災防告警訊息,包括連江縣民眾也收到。不少網友驚訝,收到國家級警報約10秒之後,才感受到地震,對於提前預警10秒之多直呼神奇。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還是得肯定中央氣象署這一次有先發布國家級警報,盡管高估了規模,只要能達成防災目的即成功。
全台不少人感受到這起地震,「觀氣象看天氣」表示,或許最大振幅沒有非常劇烈,大家反而印象深刻在長時間持續低頻率搖晃,這完全證實隱沒帶型地震特徵。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以今年來說,琉球海溝至花東近海就發生了不少次規模5至6的中型地震,其中,5月5日的地震和2022年3月23日的規模6.7地震,震央與今天相似,就拿2022年3月23日的地震來比較,雖然規模有差距,不過還是能看出相似特質,震度放大效應出現在苗栗市以南、中彰雲嘉南花、台東市以北,其他像是新竹丘陵、五分山、新店雙和都屬於局部地形放大效應。
真正會釀災的地震,「觀氣象看天氣」表示,須具備高地動速度及地動加速度合而為一,搭配起來,中南部平地跟東部才是最危險的,因為能量是往西偏西南西傳遞,特別是當用6.7的規模來看,更可發現北部震度雖有增加、但沒太大幅度,反而高屏震感變強了不少,即能證明。
另外,地震發生後5小時,直到今天凌晨0時1分才有芮氏規模5.0的餘震,直到今晨也只有1起餘震。「觀氣象看天氣」表示,更弔詭的在於,這種強度的地震,所引發的有感餘震至少要有5起,偏偏到今天凌晨也才1起而已,不禁令人擔憂,只能祈禱接下來這幾天暴雨發生的同時,不要再出現更大的地震了。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台東山區應做好防範,面對暴雨跟可能的餘震。海溝即隱沒帶地震,震央只要差一點點仍然會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是低頻波長周期地震動,高樓層請固定好家具。此震央非屬於地震空白帶。目前專家所指的危險區應該是在震央東北方,而透過中央大學模擬,該區發生強震的能量傳遞為正西偏西北西。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應以中央氣象署為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