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食藥署邊境查驗人力吃緊 靠AI增命中率
由國外輸入食品批數逐年攀升,衛福部食藥署邊境查驗人員編制人力不足。食藥署一○九年起導入人工智慧數據分析技術「邊境預測智能系統(BPI)」,協助執法人員判斷是否抽驗產品。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以生鮮、冷藏、冷凍水果為例,導入四年來,查驗命中率由百分之三增至百分之三點八,每年減少檢驗費用四百萬餘元。
由國外輸入食品批數,民國一百年為四十萬批,一一三年已達七十六萬批。去年辣椒粉摻蘇丹紅事件爆出國內查驗人力不足,衛福部食藥署邊境查驗人員編制僅七十一人,行政院雖允許擴編新增卅三人,但今年九月人力才會完全到位。
林金富說,BPI以較少人力及資源,可達到精準抽驗。他說明,業者申報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時,首先透過「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資訊系統」,若判定為一般或加強抽批機率產品,再由BPI進行風險預測。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視察何佳樺說,BPI蒐集國內外開放資料及食品雲相關系統資料,藉由七種機器學習演算法,運算一百多個特徵因子,包含產品報驗資料、歷史違規紀錄、國內外食品安全警訊等,建立預測模型,利用大數據即時運算風險機率,並決定是否抽驗。
林金富說,每趟查驗需有一位司機配兩名查驗人員,每天至多抽驗三件,九月人力到位前,因人力吃緊,食藥署要求每組查驗人員,每天都要檢驗三件。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