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錯估疫情恐致快篩過剩? 食藥署:可供冬季使用

衛福部疾管署日前預估國內疫情至8月份,將累計171萬人染疫,昨天突下修染疫人數為42萬,並稱就像天氣預報,疫情預估也會有落差。傳出日前相關會議中,衛福部已請業者不必每天回報快篩生產量,改為每周回報。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快篩許可證目前效期還有1年半至2年間,預估疫情會起起伏伏,「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即使有庫存,也可供民眾未來使用。
由於預估染疫人數一度高達逾170萬,食藥署依疾管署建議,請快篩業者提高產量,甚至在端午加班,根據食藥署官網「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供應資訊專區」,6月1日至7日業者快篩生產量高達72萬劑,6月8日至14日快篩生產量達77萬劑,且自5月20日起,截至6月14日,國內家用快篩累計生產量將達到205萬劑。
王德原表示,食藥署與疾管署保持合作,由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每周提供預估需求量,再由食藥署轉知業者,評估是否調整產能,但業者也會接到民間訂單,必須依合約出貨,是否因應疫情預估改變而調整產能,「要看業者自己」,但食藥署會確保將疫情數字下修情況告知業者,用於評估未來生產狀況。
「是否會庫存過剩,現在還不知道。」王德原說,依過去一、二年疫情狀況研判,新冠疫情「不會只有現在這波,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快篩需求還是存在,業者生產快篩多會保留庫存,「這不是問題」,且取得許可證的快篩業者,所生產產品效期多為2年,目前都還有1年半至2年庫存,「效期內有庫存沒關係,民眾有需求時,還是可購買效期內產品使用。」
王德原強調,食藥署無法令依據可要求業者增產或減產,國內多家業者配合疫情升溫,無怨無悔投入快篩生產,很感謝業者協助,食藥署每周都依疫情發展檢討快篩產量,同時尊重自由市場經濟,近期也已轉知疾管署「疫情提早結束、高峰提早到來」訊息,通路上庫存的快篩,可供未來流行期,或民眾暑假出國等使用,後續情況疾管署也會有所宣布。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說,到自家藥局購買快篩民眾稍有減少,原因除疫情降溫,也與供貨量提升,可購得快篩藥局變多,單一藥局買氣就有可能下降;家用快篩效期為2年,近期天炎熱,疫情暫緩,但後續面臨颱風季,接著冬季到來,疫情恐再現高峰,「目前來看也許過剩,但長遠來看,民眾仍會有需求,不會造成廠商銷售停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