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見好就收?傳以色列盼戰事「儘快畫下句點」 以官員:情勢取決於伊朗回應

疾管署錯估疫情恐致快篩過剩? 食藥署:可供冬季使用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快篩許可證目前效期還有1年半至2年間,預估疫情會起起伏伏,「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即使有庫存,也可供民眾未來使用。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快篩許可證目前效期還有1年半至2年間,預估疫情會起起伏伏,「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即使有庫存,也可供民眾未來使用。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疾管署日前預估國內疫情至8月份,將累計171萬人染疫,昨天突下修染疫人數為42萬,並稱就像天氣預報,疫情預估也會有落差。傳出日前相關會議中,衛福部已請業者不必每天回報快篩生產量,改為每周回報。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快篩許可證目前效期還有1年半至2年間,預估疫情會起起伏伏,「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即使有庫存,也可供民眾未來使用。

由於預估染疫人數一度高達逾170萬,食藥署依疾管署建議,請快篩業者提高產量,甚至在端午加班,根據食藥署官網「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供應資訊專區」,6月1日至7日業者快篩生產量高達72萬劑,6月8日至14日快篩生產量達77萬劑,且自5月20日起,截至6月14日,國內家用快篩累計生產量將達到205萬劑。

王德原表示,食藥署與疾管署保持合作,由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每周提供預估需求量,再由食藥署轉知業者,評估是否調整產能,但業者也會接到民間訂單,必須依合約出貨,是否因應疫情預估改變而調整產能,「要看業者自己」,但食藥署會確保將疫情數字下修情況告知業者,用於評估未來生產狀況。

「是否會庫存過剩,現在還不知道。」王德原說,依過去一、二年疫情狀況研判,新冠疫情「不會只有現在這波,冬天可能還有一波」,快篩需求還是存在,業者生產快篩多會保留庫存,「這不是問題」,且取得許可證的快篩業者,所生產產品效期多為2年,目前都還有1年半至2年庫存,「效期內有庫存沒關係,民眾有需求時,還是可購買效期內產品使用。」

王德原強調,食藥署無法令依據可要求業者增產或減產,國內多家業者配合疫情升溫,無怨無悔投入快篩生產,很感謝業者協助,食藥署每周都依疫情發展檢討快篩產量,同時尊重自由市場經濟,近期也已轉知疾管署「疫情提早結束、高峰提早到來」訊息,通路上庫存的快篩,可供未來流行期,或民眾暑假出國等使用,後續情況疾管署也會有所宣布。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說,到自家藥局購買快篩民眾稍有減少,原因除疫情降溫,也與供貨量提升,可購得快篩藥局變多,單一藥局買氣就有可能下降;家用快篩效期為2年,近期天炎熱,疫情暫緩,但後續面臨颱風季,接著冬季到來,疫情恐再現高峰,「目前來看也許過剩,但長遠來看,民眾仍會有需求,不會造成廠商銷售停滯。」

食藥署 疾管署 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 快篩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來得快去得快? 邱泰源點出「這點」是關鍵

兒科醫聞之色變 疾管署:伊科11型威脅新生兒

新冠疫情預估大失準!高峰已過 染疫人次171萬下修到42萬

立委質疑羅一鈞教用過期快篩 食藥署長:目前快篩都合格

相關新聞

2款阿茲海默症針劑新藥在台開打 成大、亞東各奪先機

衛福部核准兩款新一代阿茲海默症針劑藥物,掀起醫療院所一波搶打潮,北部亞東醫院、一森診所於6月23日上午相繼開打「欣智樂」...

2號颱風「聖帕」生成 最新路徑出爐

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2號颱風「聖帕」上午9時生成。 中央氣象署指出,由於路徑持續朝日本前進,離台灣有相當距離,對台灣沒有...

颱風季開始了?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路徑出爐

目前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95W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目前持續朝西北移動,預估最快24小時內形成颱風聖帕,持續朝日本前進,對台...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