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人力崩盤 嘉義開業神經內科名醫:重症腦中風治療幾近崩潰

嘉義長庚日前在南部醫院「腦中風區域聯防溝通群組」貼文:原則上不收沒有明顯效應轉診腦中風患者,引起醫界震撼,腦中風學會與雲嘉南6位神經內科醫師緊急視訊會議,了解需求,發現人力不足問題嚴重。嘉義市開業的神經內科名醫宋思權說,「其實在第一線的我們都知道,這背後反映的,是重症腦中風治療幾近崩潰的現實。」
宋思權說,「1989年我成為神經內科專科醫師,當時腦梗塞幾乎沒有積極治療方式,一直到2002年TPA血栓溶解劑引進,2014年開始有取栓手術(EVT),才讓中風治療真正有了「搶救黃金時刻」的可能。
但在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就面臨24小時都要值班,隨時要處置這些急性中風病患的壓力,同時間還要處理門診、住院、檢查,甚至醫學研究的工作。最近,神經內科的離職潮越來越明顯,很多人以為只是「人力不足」的問題。其實在第一線的我們都知道,這背後反映的,是重症腦中風治療幾近崩潰的現實。
中風黃金4.5小時、取栓24小時,技術與藥物我們都有,但若沒有穩定的專科醫師人力,這些治療根本無從談起。神經內科醫師值班責任重、風險高、收入卻遠低於勞力付出,壓力長年積累下來,沒有人能一直扛得住。
制度面與健保給付的設計,若再不改善,再多的理想、再強的團隊,最終也會一個個熄火。這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是整個醫療體系該面對的現實。」
腦中風學會理事長、衛福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陳龍表示,與雲嘉南6位神經內科醫師緊急視訊會議發現,嘉義地區神經內科醫師人力「真的崩盤了」。陳龍指出,目前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僅有2名神經內科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3名,完全無法應付一整年值班工作,更何況還有門診、住院、急診等患者需要照顧,留下來醫師只能苦撐,當嘉義其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人力不足,嘉義長庚又是嘉義唯一及最後的後送醫院,造成醫師燃燒殆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