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新四輕擴建和減塑政策矛盾 綠色和平籲重新檢討

綠色和平表示,昨天在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大會上,有超過90個會員國宣布支持一份由各國部長共同簽署的宣言「尼斯宣言」,支持「全球塑膠公約」以解決海洋塑膠汙染,呼籲制定全球目標,減少初級塑膠聚合物的生產與消費。也應重新檢討「新四輕擴建案」等石化產業政策,避免高喊減塑,結果卻又同時增加塑膠生產。
綠色和平國際總部(GPI)發出新聞稿回應,「全球塑膠公約」談判代表團團長,也是全球塑膠專案負責人Graham Forbes表示,「尼斯宣言」獲得絕大多數國家的簽署,是全球亟需的一記警鐘。各國政府終於表態,若不減少塑膠生產,就不可能終結塑膠汙染。
該新聞稿指出,「尼斯宣言」直指這場危機的根源,是由化石燃料巨頭推動、日益失控且毫無節制的塑膠生產,該宣言也向石化產業遊說團體傳遞明確訊息,下一代孩子的健康遠比利益更重要,而這份聲明只有在8月即將於日內瓦舉行的「全球塑膠公約」 INC-5.2 談判會議中獲得實際行動支持,才有真正意義。
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全球塑膠公約」從2022年開始談判以來,直到去年底韓國釜山會議為止,全球共有95國家政府支持減少塑膠生產,減塑已是全球趨勢。
張凱婷表示,政府這幾年推動不少減塑行動,很值得鼓勵。然而,去年卻核准中油提出的「新四輕」輕油裂解廠擴建計畫,這是一項和減塑政策互相矛盾的計畫,原因是新四輕預計將大幅生產塑膠製品的原料乙烯,等同於一邊呼籲減塑,一邊卻擴建石化設施、增加塑膠生產。
張凱婷說,台灣曾以民眾的環保意識以及政府積極的減塑政策,在國際媒體上廣受讚許,在東亞減塑領先各國。綠色和平期待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真看待「尼斯宣言」,支持源頭減少塑膠生產,積極推廣「重複使用」的政策。此外,也呼籲行政院以及經濟部盡快進行溝通,重新檢討「新四輕擴建案」等石化產業政策,才是帶領台灣走在減塑及淨零的正確方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