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擴大給付 助肺癌晚期存活

六月一日起,健保署擴大給付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於肺癌、大腸癌及乳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聯合七大醫學會,共同舉辦「邁向健康台灣!晚期肺癌治療接軌國際」記者會。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擴大給付後,約造福兩千名晚期肺癌患者,期待我們追上國際治療指引後,未來第四期肺癌患者存活率倍增,提高到百分之廿五。
擺脫「用錢買命」 增存活率
與會專家肯定健保擴大給付政策,翻轉以往癌友「用錢買命」的窘境。石崇良指出,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之首,晚期患者比率仍高達四成,雖然第一期診斷率已從兩成五提升到三成五,但第四期肺癌五年存活率仍僅約百分之十三,下個目標希冀達到存活率倍增。
這次免疫療法擴大給付,特別針對無EGFR基因突變的病友,透過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提供財務支援,突破過去僅限PD-L1表現大於百分之五十、且無法接受化療者才能獲得給付的限制。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肺腺癌占所有肺癌病人七成以上,過去若無腫瘤基因突變,只能選擇傳統化療,免疫藥物加化療雖是國際首選,卻因藥費高昂,許多病友只能被迫放棄,這次給付擴大,將讓病友每年省下一百五十萬元,給予許多家庭重生機會,也推動台灣臨床研究與國際同步。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依據研究,若晚期病患第一線就接受免疫藥物加化療,可使中位存活期比起單用傳統化療的十點六個月延長至廿個月,中位存活期提升兩倍,死亡風險更下降四成。
無突變基因者 療法升級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認為,肺腺癌患者若有基因突變者,可使用標靶藥物,無突變基因者過去給付受限,現今已能透過免疫藥物加化療取得與全球相同的治療水準,可顯著提升病友的存活機率。
醫界肯定健保署透過成立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加速接軌NCCN Category 1國際標準治療,此次擴大給付更是重大里程碑。陳育民認為,這顯示健保給付已達國際治療水準,而總統所提的二○三○年癌症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的目標,肺癌治療將貢獻達三分之一,其他癌症則共同補足其餘部分。
近卅年來肺癌治療技術發展迅速,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指出,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在國外施行多年,這次台灣終於跟上國際腳步,拯救約兩成患者,但仍有八成患者需仰賴後線治療,期待有更多的治療接軌國際,避免台灣在全球臨床研究中逐漸被邊緣化,嚴重影響醫藥及生技界的發展及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