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委鄭正鈐遭告發貪汙!疑替廠商喬事情 反要求供養助理薪資

關稅倒數!電子六傑押寶伺服器 對消費性產品態度保守

育嬰留職津貼加碼至7個月 洪申翰:下半年提修法

宜蘭某醫院非病死器捐流程惹議 衛福部器捐中心調查中

器捐病主中心日前舉辦音樂會,場外器捐捐贈者家屬和出席活動民眾,觀看捐贈者故事立版,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器捐病主中心日前舉辦音樂會,場外器捐捐贈者家屬和出席活動民眾,觀看捐贈者故事立版,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宜蘭某醫院在執行器捐時,因捐贈者仍使用葉克膜,但通知檢察官相驗,準備器捐,引發爭議。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醫院多配合檢察官相驗規定,本次事件可能是醫院跟檢察官的溝通問題,已請器捐中心先展開調查。

據《太報》報導,一名車禍傷者在仍使用葉克膜的情況下,醫院就通知檢察官、法醫到現場啟動死亡相驗,並且為讓器捐手術順利,加速器捐摘除流程,引起現場法醫質疑有違法疑慮。

人體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表示,已知悉此案,按照器官勸募網絡(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 OPO)事發醫院跟上及輔導醫院必須報告了解細節,也要釐清法醫跟醫師看法,目前調查中,尚待了解狀況。

該事件發生在宜蘭某醫院,而車禍個案到院時已停止心跳,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非病死或可疑為非病死的屍體,非經依法相驗,認為無繼續勘驗之必要者,不得摘取其器官。但非病死的原因,若診治醫師認定與摘取的器官無關,且若等待依法相驗,將延誤摘取時機者,經檢察官及最近親屬書面同意,可以摘取。

劉玉菁指出,器捐主要來源有兩種,一個是腦死後判定,一個是心臟停止後捐贈,都有根據醫學專業制定的作業指引可依循。本次案件屬於心臟停止後器捐,依規定必須在撤除維生設備,例如葉克膜等,等到心跳完全停止,觀察5分鐘才能確認死亡;之後才會有檢察官相驗,進入後續捐贈流程。

不過,劉玉菁說,實務上各地檢察官參與時間與作法不同,有些在葉克膜仍運作時,就到場並全程紀錄,也有人選擇病患死亡、身體清理後再相驗。目前檢察官應該在哪個階段介入,並無明確規定,實際上多由醫院配合各地檢察官的要求。

劉玉菁強調,只要是「非病死」個案,都必須由司法單位確認死因無涉犯罪後,才能進行捐贈、喪葬等後續流程。死亡判定由臨床醫師執行,但是否涉及刑案,則由檢察官進行調查與判定。現行規定法制作業問題不大,本次爭議應該是司法體制跟醫療端溝通所致。

葉克膜 檢察官 器官捐贈

延伸閱讀

影/國5宜蘭段小貨車衝撞工程車 29歲駕駛OHCA車流嚴重回堵

鄉長、課長性騷職員…監院糾正宜蘭南澳公所 並要縣府檢討

影/竹竿戳破橡皮艇?宜蘭安農溪泛舟翻船意外 9人落水1女喪命

交通部不開我來! 立委吳宗憲訂12日加開高鐵延伸宜蘭說明會

相關新聞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

求善終、生死兩相安 醫師:做好安寧醫療四大人生課題

人生的終站是死亡,要如何面對,許多人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是針對末期病人的醫療服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