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鹹酥雞隔天秒水腫? 醫師教3招:有效改善體態

許多人喜歡在晚上吃「宵夜」,不論是熱騰騰的泡麵或是鹹酥雞,總讓人愛不釋手,不過每次吃完後,隔天可能會面臨「水腫」問題。日前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許哲綸表示,其實只要採取「低鈉高鉀」的生活型態,調整飲食跟多運動後,就能夠達到瘦身跟養生的效果。
許哲綸醫師臉書指出,很多民眾都覺得吃了鹹酥雞之後,隔天就會變胖,或者運動完隔天就會瘦下來,但其實脂肪堆積和燃燒都要長時間進行,短時間的變化來自體內的水分,而不是真正影響胖瘦的脂肪。因為脂肪的生成需要時間、大量的熱量,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一餐變胖、一晚變瘦,所以短期的體重或體態變化,大多是水分的波動,也就是水腫或脫水造成的。
針對水腫反應,許哲綸醫師則表示「如果前一天晚餐或宵夜吃太鹹,像是火鍋、滷味、鹽酥雞,隔天早上常常就會臉腫、眼皮腫、整體沒精神,這通常就是因為體內鈉含量過高,導致水分滯留!這樣的水分滯留,除了影響體態以外,還可能增加血壓,提高心臟病、中風的風險!相反地,有氧運動完或泡澡後感覺好像瘦了一圈、輪廓線條變清晰,則是因為流汗的過程脫水排鈉,再加上運動和泡澡增加了血液循環,所以能改善全身的水腫!」
至於要怎麼有效降低鈉含量帶來的水腫問題,許哲綸醫師提出3招好方法:
1、減少鹽分、味精攝取:
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避免過鹹的食物,特別是加工食品、重口味的宵夜等。另外,味精雖然鹹度較低,但也是鈉鹽的一種,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鈉。
2、多吃蔬果、增加鉀離子攝取:
鉀離子能幫助身體排出過多鈉,達到利尿、消腫的效果。而鉀多存在於蔬菜水果中,吃得夠,水腫就不容易來。
3、使用「減鈉鹽」取代一般鹽巴:
如果蔬菜水果吃不夠,改用減鈉鹽也是一種補鉀的方式!減鈉鹽是將部分鹽裡的鈉替換成鉀。這樣的鹽巴還是有鹹味,但鈉變少、鉀變多,不但降低水腫,也能提升心血管健康。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