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神經科醫師真的崩盤了 醫示警下一波恐是這些區域

嘉義長庚在南部醫院「腦中風區域聯防溝通群組」貼文「每晚10時至隔日上午7時,原則上不收沒有明顯效應的轉診腦中風患者,包含85歲以上等個案」,引起醫界震撼,擔心當地腦中風患者無處可送。腦中風學會昨與雲嘉南6位神經內科醫師緊急視訊會議,了解需求。
腦中風學會原預計今年11月,將針對偏遠地區腦中風救治舉辦研討會,沒想到提早5個月,並憂心花蓮、台東等偏鄉地區,以及南部如高雄、屏東等地醫院,也受到神經內科醫師人力問題,恐將於下一波爆發。
腦中風學會理事長、衛福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陳龍表示,昨晚會議主要是了解嘉義地區神經內科醫師人力,以及嘉義長庚目前的做法。學會再次澄清,「嘉義長庚沒有拒收病人,而是希望人力用在刀口上,全力救可以救的病人」,因為,有些轉診醫師非神經內科醫師,不希望「動脈取栓轉診平台」成為諮詢平台,因此把轉診患者的條件說清楚,降低平台管理醫師的壓力及負擔。
但會議中發現,嘉義地區神經內科醫師人力「真的崩盤了」。陳龍指出,目前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僅有2名神經內科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3名,完全無法應付一整年的值班工作,更何況還有門診、住院、急診等患者需要照顧,留下來的醫師只能苦撐,當嘉義其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人力不足,嘉義長庚又是嘉義唯一及最後的後送醫院,造成醫師燃燒殆盡。
一名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昨天於臉書表示,該院今年2至4月,神內醫師一波離職潮走了三個可以值班的醫師,包含一個可以獨立執行機械取栓術(EVT)的醫師,因此,目前排不出24小時都有神內醫師可供會診的班表。至於取栓業務,雖然主責的放射科醫師十分給力,但獨木難支,加上該院麻醉科人力稀缺,就算取栓團隊有空也不一定能有人幫忙全身麻醉,也因為常轉診到嘉長,才會讓嘉長人力burn out(燃燒殆盡)。
陳龍說,除嘉義,同時也憂心花蓮、台東等偏鄉地區,以及南部如高雄、屏東等地醫院,也受到神經內科醫師人力問題,恐將於下一波爆發,提醒衛福部要更加重視。
衛福部健保署為照顧腦中風患者,近年來陸續放寬腦動脈取栓、靜脈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時間、適用對象,並提高健保給付,但治療每位患者都需耗用大量醫師心力,隨著患者人數增加,幾乎所有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都須在急診待命,在工作負擔增加,人力又持續流失,「當年輕醫師看到自己的老師,工作如此辛苦,當然是能閃的先閃」,加速神經內科醫師流失。
「十分感謝急診醫師,率先表達醫師人力流失的現象。」陳龍表示,隨即神經內科也表達目前的現況,由於神經內科醫師的形象相當「紳士」(gentleman),藉由這個機會可以向外發聲,並凸顯神經科目前的窘境,因為不只有急診醫師大逃亡,神經內科醫師也是大逃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