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限收腦中風長者 嘉義長庚無奈

嘉義長庚在南部醫院「動脈取栓轉診平台」貼文「每晚十時至隔日上午七時,原則上不收沒有明顯效應的轉診腦中風患者,包含八十五歲以上等個案」,引起醫界震撼,擔心當地腦中風患者無處可送。腦中風學會昨與雲嘉南六位神經內科醫師緊急視訊會議,了解需求。
護理人力荒,多年未解,這股離職潮吹向急診醫師,以及與中風緊急救治息息相關的神經內科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今年神經內科住院醫師招收容額五十一人,但招募受阻,一度僅收到卅八人,且中南部招收情況,更為惡劣。此外,部分住院醫師完成訓練,取得專科執照後,離開第一線,轉至診所開業,讓腦中風等急重症治療雪上加霜。
長期以來,神經內科醫師人力不足,引發腦中風醫療崩壞,而嘉義長庚開了第一槍,在醫院間「動脈取栓轉診平台」貼文,文中提及「嘉長(嘉義長庚)身為雲嘉南最後後送中心,因各大醫院神內(神經內科醫師)崩盤,為保存本院重症人力,以下公告即日起實施」。
文中詳列出「非適應症者」條件,希望其他醫院如收治這類患者時,勿在此群組發文,請求嘉義長庚協助。此外,各家醫院若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者,請直接聯絡他院急診轉院,勿在此群組發文。
貼文最後提及「非常抱歉,以上措施非嘉長獨善其身,而是重症醫療崩盤的下下之策,感佩還留在重症最前線的各位,也請帶回給各醫院高層和政府高層,正視腦中風醫療崩壞,善待願意留下的各位」,並歡迎轉發,鼓勵投書The Lancet。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李宜恭表示,為了搶救腦中風患者,雲嘉南等多家大型醫院成立「動脈取栓轉診平台」,相互支援,但最近幾年常有不符合取栓資格的腦中風個案也被貼在平台上,要求協助,甚至半夜轉發訊息,造成管理者的負擔。
對此,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監事連立明表示,上述訊息並非代表嘉長不願收治腦中風急重症患者,而是嘉長團隊為腦中風動脈取栓專屬醫療團隊,希望將醫療量能用在刀口上。此外,嘉長發出警訊,代表雲嘉南其他醫院第一線神經內科醫師人力恐已不足,甚至已無值班醫師,無法處理一般腦中風患者,才會將不適合取栓的腦中風病人也往嘉長急診送,增加該院負擔。
「這是全台的問題,對整個急重症都有影響。」台灣神經重症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說,希望衛福部盡速出面處理,調整急重症支付標準,從根本解決,光靠轉診等措施幫助不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