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晴熱防中暑、午後強對流 吳德榮:6月底前梅雨鋒面已無南下機率

快改道! 國1北向中壢3車連環撞釀「紫爆」 大貨車打橫、米散滿車道

打造台南文化城市品牌!藝界行政大將温慧玟 首擔任台南藝術節策展人

藝界行政大將温慧玟曾任雲門舞集行政總監、雲門教室執行長及董事長,今年首度接受台南文化局邀約擔任台南藝術節策展人,節目結合在地文化脈絡與國際連結,要打造台南的文化城市品牌。

今年台南藝術節以「How Young! 好樣的」為策展主軸,邀請王彥臻、田孝慈、吳子敬、陳飛口、陳正杰、許哲彬、董怡芬、羅文瑾等八位成長於台南的傑出青年藝術家共同策展。藝術節包含「城市主張」、「臺灣製造」、「國際串聯」、「教育共創」、「藝文一條通」五大策展重點,勾勒出藝術節的多元面貌。

温慧玟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與台南的緣分可以追溯1984年台南文化中心開館。當時雲門舞集受邀演出,她作為行政新手,白天在劇場裡奔忙,下午坐進觀眾席,觀看舞者排練,「坐下來看彩排那一刻,我感覺舞者們彷彿為我一個人跳舞,那是一種藝術給我的許諾與特權,也是我持續投身藝文的理由。」

這次節目非常獨特,其中吳子敬與許哲彬將合作「城市樂手的日與夜」,從台南青少年的街頭文化與音樂現場出發,串連城市酒吧與獨立樂團演出。化為完整演出作品。拉拉(王彥臻)策劃「台南食物都很甜」將與學生共創;現場也將推出文件展,重整台南藝術節的14年歷史。

温慧玟認為,台灣藝文圈普遍對於國際大團瞭如指掌,但卻對亞洲節目長期關注不足,「台南藝術節做『國際串聯』,要改變這件事。」温慧玟首先邀請台南藝術節與印尼及布魯塞爾藝術節共製「與瑪麗亞共舞」,2024年5月已經在比利時爆滿演出,今年將回到台南演出。

温慧玟也打造「藝文一條通」,做出文化場域串連,「台南有地利之便,孔廟、吳園、台灣文學館等文化空間做出串聯,希望打造一條可散步的藝術路徑。」温慧玟希望這條路可以打通人們藝術的任督二脈,得以更親近文化,「唯有讓藝術變得親近、自然,才能讓更多人走進劇場、美術館,讓生命被啟蒙。」

温慧玟表示,台南藝術節票房仍是必須超越的命題,「疫情後票房低迷,我的目標不是百分之百完售,而是要做到比現在更好。」台南藝術節系列節目將自10月24日至11月30日展開,但温慧玟將會從6月中提前啟動學生優惠票方案,讓學生觀眾不再因價格卻步,而能真正接觸藝術。

目前台南藝術節策展人任期暫定兩到三年,但温慧玟說她沒有「生涯規劃」這回事,只有繼續前行的熱情,「很期待台南藝術節散發的藝術種子可以繼續在城市裡生根發芽,讓更多人走進劇場,並且再次回來。」

雲門舞集 台南 劇場

延伸閱讀

東門市場壁畫遭破壞 竹市府:將攜手工作室研議保存

戰後第一代畫家陳銀輝紀念展中市登場 展29件畫作

巨城化身藝術舞台!竹市聯合藝文季20校學生展才華

陶砌夏日生活藝術節 北海岸藝術家展出陶藝之美

相關新聞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