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魔獸與吹耳哥BIG3幹架懲處出爐!2人因「太菜」逃禁賽

川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 卻造成MAGA內部分歧矛盾?

以色列與伊朗結果誰勝誰負? CNN:關鍵在「這組數字」

婦團籲行政裁罰與性平教育並行 落實性騷行為矯正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呼籲行政裁罰與性平教育應雙軌並行,才能真正落實性騷擾落實行為人矯正,回應被害者的訴求,並提升整體社會對性別人權的尊重意識。性騷擾示意圖。圖/AI生成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呼籲行政裁罰與性平教育應雙軌並行,才能真正落實性騷擾落實行為人矯正,回應被害者的訴求,並提升整體社會對性別人權的尊重意識。性騷擾示意圖。圖/AI生成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呼籲行政裁罰與性平教育應雙軌並行,才能真正落實性騷擾落實行為人矯正,回應被害者的訴求,並提升整體社會對性別人權的尊重意識。

外傳衛生福利部擬修改性騷擾防治法罰則,性騷加害者可透過性平教育、考試抵銷罰鍰。衛福部長邱泰源已表示,絕無此事,純屬謠言;衛福部將發表嚴正聲明,不排除對造謠者提出法律訴訟。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表示,防治性騷擾的核心在於保護被害人、提升社會性別意識,並有效遏止再犯;主張「性平教育」與「行政裁罰」應雙軌並行,以達到兼顧被害者正義與預防再犯的效果。

基金會指出,性騷擾行為樣態多元、程度差異極大,從語言、影像、行為到權勢不對等,皆屬可能發生情境;如何確認「情節是否輕微」及「初犯」,社會並無清晰共識;如果制度過早鬆動,將可能讓「輕微」成為加害者逃避責任的擋箭牌,進一步傷害深受創傷的被害者。

基金會支持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性騷擾防治政策,但強調教育不是逃避裁罰的捷徑,而應是承擔責任後的修復途徑。目前校園中的性平教育有其實施的特定場域、資源,課程設計相對細緻,但若直接將校園經驗套用至一般場域的性騷擾案件,忽略外部環境資源的差距,恐讓教育流於形式,效果難以確保。

此外,基金會指出,性騷擾形態差異巨大,行為人認知輔導教育是否能針對不同樣態設計、執行端是否有充足師資與監督機制、是否能有效改變行為認知與態度等,都是亟待討論的關鍵問題。

基金會引用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約有8成被裁罰的性騷擾行為人會提出訴願,當中更有逾6成否認性騷行為或辯稱是雙方兩情相悅;若僅以性平教育替代裁罰,恐無法有效改變其行為模式,甚至傳遞「上完課就沒事」的錯誤訊息。

此外,基金會說,目前在性平三法中,僅「性騷擾防治法」對行為人有明確的罰鍰規定。行政罰鍰雖非刑責,卻代表公權力對性騷擾行為的制止,亦是對被害者傷痛的法律肯認;貿然若以教育替代罰鍰,將嚴重削弱制度對被害人的支持與正義回應,也可能破壞社會對性騷擾防治體系的信任。

校園 性騷擾 性別意識

延伸閱讀

一般性騷且初犯接受性平輔導免罰鍰?衛福部:無抵罰政策

婦科醫師陳泰昌涉性騷女患者 亞大醫改口:即日停止各項醫療業務

傳性騷者教育考試通過免罰鍰 邱泰源駁斥:純屬謠言

亞大醫醫師涉性騷擾案成立 中市府:若違背醫學倫理將移付懲戒

相關新聞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