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市府贏了!環境部直接撤銷中火1800萬罰鍰 法院認定違法

美恐參戰大規模轟炸伊朗?專家曝最壞後果:付沉重代價

准了!金管會宣布通過永豐金、京城銀合併案

影/台中出生14天男嬰染新冠 醫籲:父母是第一道防線

台中烏日出生14天的男嬰染新冠,經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賴永清(右)醫治後康復。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台中烏日出生14天的男嬰染新冠,經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賴永清(右)醫治後康復。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台中烏日一名剛出生14天的男嬰亦發燒至37.5°C以上,食慾不振且活動力變差,經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賴永清快篩,確定新冠確診,立即收治住院治療,後續發現男嬰也有泌尿道感染,是院內最小的確診個案。所幸及早就醫未演變為重症,住院治療4天後平安出院。

賴永清說,後來查出男嬰的爸媽快篩也確診,等於一家三口都確診。他說,新生兒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感染新冠病毒時,初期症狀往往非典型,像是低燒或僅有活動力下降,較少表現出流鼻水,容易被家長誤認為只是輕微感冒,若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為重症。

他說,目前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無法接種新冠疫苗,家中若有新生兒,父母就是第一道防線,家長務必接種JN.1新冠疫苗,增強自我保護力。平日也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人潮聚集的室內場所,避免新一波疫情造成衝擊。

賴永清說,根據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大人、兒童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小於9歲常見症狀為發燒(46%)、咳嗽(37%)、頭痛(15%)、腹瀉(14%)、喉嚨痛(13%)。大於10歲常見症狀為頭痛(42%)、咳嗽(41%)、發燒(35%)、肌肉痠痛(30%)、喉嚨痛(29%)、呼吸窘迫困難(16%)、流鼻水(10~22%)。其中嗅覺喪失及「新冠腳趾」變化為新冠特異性表現,如果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

他說,目前國內疫情上升快速,依據疾管署統計預估,6月底至7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最高單周就醫人次恐高達恐達15~20萬,需加強留意高風險族群重症及死亡率。目前門急診、住院的就診人次,併發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皆呈上升,其中重症與死亡個案多集中在65歲以上長者,具有潛在慢性病病史,及未接種新一代JN.1疫苗者佔比高,分析後發現重症患者近9成未接種JN.1疫苗,顯示接種疫苗仍是防止重症的關鍵。

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與死亡風險為流感的兩倍,自從新冠JN.1疫苗開放接種後,第一劑接種率不高,建議65歲以上長者、免疫低下者、洗腎患者等族群,盡快施打新冠疫苗預防重症。

台中烏日出生14天的男嬰染新冠,經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賴永清(右)醫治後康復。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台中烏日出生14天的男嬰染新冠,經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賴永清(右)醫治後康復。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確診 疫情 父母 死亡率 新生兒 新冠疫苗

延伸閱讀

又傳虐童案!土城2歲男童慘被家暴喪命 狠心父母遭起訴

9月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國中男生也納入 增9萬人受益

立委質疑羅一鈞教用過期快篩 食藥署長:目前快篩都合格

過期快篩可以用嗎?前台大醫師這樣建議

相關新聞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