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國中男生也納入 增9萬人受益

過去,HPV疫苗被稱為「子宮頸癌疫苗」,多數人認為只跟女性有關。專家表示,HPV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也與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相關,包括多種男女外生殖器癌、頭頸癌等。施打HPV疫苗不分男女,及早接種有助於預防效果,包括降低青少年未來罹癌的風險。
台灣今年9月起,將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將國中男生納入接種對象,這項公衛政策創下東亞先例。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我國自2018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至113年4月止,入學的女生完整接種2劑的涵蓋率逐年上升,已提前達到WHO消除子宮頸癌「90%的15歲女孩已接種過HPV疫苗」目標。
吳昭軍說下一個目標即推動「國中二年級男生公費接種HPV疫苗」,希望提高男女生的涵蓋率,以目前學生人數10萬、接種率約80至90%推估,首年有約8萬人受惠。他指出,加上女學生共有近18萬人受惠,擴大之後男生加女生所需公費疫苗經費共4.7億元,這筆費用來自菸捐。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表示,HPV病毒感染途徑非常多,每個人終其一生約有80%的機率會感染HPV病毒。「感染不一定會生病、生病不一定會罹癌。」他強調,HPV主要藉由性行為傳染,但也有機會因皮膚、黏膜接觸而感染,而男性發生HPV相關頭頸癌比率遠高於女性,更應施打疫苗。
婁培人說,近年研究的「口咽帶有HPV陽性率報告」,調查2560名健康成年男女,資料分析顯示,男性2.1%、女性1.6%比率是陽性帶原者,平均為1.9%,換算下來,全台約有50萬人口咽帶有HPV病毒。他提醒,數字雖然可怕但不需太過驚慌,人體感染HPV病毒,有機會透過免疫系統自行清除。
婁培人表示,HPV病毒持續性感染,會導致細胞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可能使感染部位發生病變,增加罹癌機率。「目前沒有治療HPV病毒感染的藥物,但可透過疫苗預防。」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冠吟表示,HPV病毒多數透過性行為傳播,男女接種疫苗可達成雙重保護。近年來,在HPV疫苗的保護下,子宮頸癌患已有下降趨勢,但男性也無法獨善其身,重視疫苗接種可減低HPV感染風險,而在未染病前施打疫苗、增加抗體,是最佳的預防手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