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推波助瀾…青少年吸電子煙 5年倍增

菸害防制法新法自112年3月22日施行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之類菸品,民團憂心,新興菸品在網路非常猖獗,許多年輕人掉入菸品陷阱。本報資料照片
菸害防制法新法自112年3月22日施行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之類菸品,民團憂心,新興菸品在網路非常猖獗,許多年輕人掉入菸品陷阱。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一一一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大專校院學生紙菸吸菸率為百分之五點二九,電子煙使用率則為百分之五點二四,加上中學生比率,預估目前年輕學子吸食電子煙比率已超過紙菸。專家表示,除了同儕影響,網路行銷及演算法刺激,讓不少年輕人掉入菸品陷阱。

國健署調查發現,國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由一○七年百分之一點九(男生百分之二點八、女生百分之一點○),上升至一一二年百分之三點二(男生百分之三點七、女生百分之二點五)。

在高中職學生部分,一○七年電子煙吸食率為百分之三點四(男生百分之四點七、女生百分之一點八)竄升至一一二年百分之六點三(男生百分之七點二、女生百分之四點九),推估全台共有五萬四千多名青少年正在吸食電子煙,短短五年吸食人口快速倍增。

據WHO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約有三千七百萬名的十三至十五歲孩童使用菸草產品,許多國家青少年電子煙吸食率高於成年人,主要原因在於社群網路媒體的推波助瀾,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行銷成功,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量已超過卅四億次。

「新興菸品在網路行銷手段非常猖獗。」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組主任林清麗表示,菸害防制法新制上路逾兩年,國健署宣稱嚴格稽查,但眾多年輕族群加入電子煙相關LINE族群,購買各種煙彈,此外,在各大搜尋網路鍵入關鍵字,仍可輕易找到購買方式。

林清麗指出,電子煙吸食器外型炫酷,另添加了香味,網路宣導則著重於電子煙有助於「減害」與「戒菸」,讓青少年產生好奇並嘗試,這完全背離了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青少年身心健康等政策。

林清麗說,以往青少年吸食紙菸,多半受周邊同學、朋友影響,而這幾年網路、智慧型手機等普及,讓青少年暴露於網路新興菸品的行銷,以及「演算法」的再三刺激,只要一打開手機、電腦,就可能收到電子煙網路行銷訊息。

國教行動聯盟王瀚陽表示,紙菸吸菸率逐漸下降,但電子煙吸食率卻是向上,成為青少年接觸毒品的敲門磚。呼籲政府全面封鎖電子煙相關資訊與販賣網站,建立「新興菸品查緝平台」,避免孩子在網路世界隨時觸及相關廣告。

使用電子煙最高罰一萬元,為何仍有眾多年輕族群吸食?林清麗表示,民眾若要檢舉二手菸、電子煙,除了需提供自身基本資料,還需檢附「被檢舉人」違法事證,費時費工,且無檢舉獎金,吃力不討好,況且稽查人員在接獲通報後趕到現場,往往已找不到吸食者。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電子煙 戒菸

延伸閱讀

青少年戒菸人數增 民團憂心網路行銷氾濫增電子煙危害

菸捐16年未調整 菸類稅收較去年減11億元

國人吸菸率下降 卻有近8萬青少年使用電子煙

嘉縣破獲市值5千萬電子煙倉庫 衛生局嚴厲裁罰20萬元

相關新聞

求善終、生死兩相安 醫師:做好安寧醫療四大人生課題

人生的終站是死亡,要如何面對,許多人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是針對末期病人的醫療服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

睡夢中驚醒!花蓮5:07發生規模4.2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1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清晨5時07分發生規模4.2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地震深度14.6...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