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強敵Switch 2來勢洶洶 Sony執行長沒在怕:頂級體驗非PS5不可

NBA/魔獸與吹耳哥BIG3幹架懲處出爐!2人因「太菜」逃禁賽

川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 卻造成MAGA內部分歧矛盾?

長輩手抖腳軟恐肌少症 醫曝雞蛋、優格、陽光三大關健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要遠離肌少症,飲食應攝取足夠蛋白質,增加肌肉量,避免肌肉流失。圖/123RF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要遠離肌少症,飲食應攝取足夠蛋白質,增加肌肉量,避免肌肉流失。圖/123RF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到20%,家中長輩有時常說,「怎麼愈來愈沒力」、「以前爬樓梯都沒問題,現在才兩層就喘得要命,手腳還會抖」,這些看似平常的抱怨,可能不是單純的「老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表示,這很可能是肌肉正在流失的警訊「肌少症」,當聽到這些話,應該幫家中長輩評估一下,肌肉是不是悄悄正在流失。

張家銘指出,依2025年國際期刊研究回顧,全球60歲以上長者當中,大約每三人就有一人正在面對肌肉流失問題。在安養機構裡,這個比例甚至可能超過一半,情況不容忽視。長輩出現走不遠、站不久、力氣漸弱、跌倒頻率增加、甚至連生活自理都開始吃力,可能是肌少症正在默默發生。

肌少症可以預防、可以調整,如果及早發現就能及時改善、延緩。張家銘說,肌肉量流失有5大因素,第一是老化,50歲後,肌肉每年平均流失1至2%,特別是掌握瞬間反應和支撐力的快縮肌最先流失。造成踩煞車、閃跌倒、爬樓梯等基本動作都會變得困難。第二、慢性發炎,當高血糖、壓力、熬夜、不運動等容易造成體內發炎物質增加,增加肌肉流失速度。

第三、粒線體功能障礙,因年紀大、壓力多,導致能量不足、自由基累積,讓肌肉無法持續運作。第四、荷爾蒙變化,由於維持肌肉的生長與修復,需要各種荷爾蒙幫忙,像是生長激素、睪固酮、甲狀腺素,甚至維生素D。這些訊號一少,肌肉就會持續退化。最後,吃太少又動太少,年紀大了怕胖、,很多人變得吃得少、蛋白質不足,且活動量少、長時間久坐,肌力更是持續流失。

若要增加肌力,可以從飲食著手。張家銘表示,一口蛋、一杯優格、一點陽光,都是養肌的開始。首先,對中高齡者來說,每天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1.2至1.6克蛋白質,一顆蛋、一杯豆漿、一碗雞肉粥,都是累積肌肉的基礎;如果牙齒不好,可以改喝乳清蛋白。另,每天曬10至15分鐘太陽,或補充800至1000國際單位(IU)維他命D3,打開肌肉再生開關。

至於,慢性發炎或粒線體功能變差,張家銘說,飲食可以多補充抗氧化抗發炎營養素,如Omega-3、薑黃素、輔酶Q10、綠茶多酚等,搭配適量運動、良好睡眠,甚至只是每天散步曬10分鐘太陽,都能幫助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也能喚醒粒線體的活力。並利用椅子站坐、牆壁深蹲、彈力帶拉伸等阻力訓練肌力。

張家銘表示,這幾年研究發現,腸道菌相也跟肌肉健康有關,好菌會製造短鏈脂肪酸(SCFAs),幫助肌肉合成和抗發炎,建議每天吃點高纖蔬菜、水果、一杯優格,或偶爾補點益生菌,這不只是顧腸胃,也在顧肌肉。年長者牙齒咬不動、吃不好,很多人蛋白質攝取不足,記得定期看牙,平常多練習咀嚼、訓練口腔肌力,這些對長肌肉也很關鍵。

長輩 蛋白質

延伸閱讀

別再擔心膽固醇過高!醫師揭真相:「蛋黃」是被低估的健康神器

打破「少吃油」迷思吃對才重要 醫曝這種油大傷心血管

長壽秘訣防心梗、中風 醫曝三大黃金食物讓血管有彈性

洗水果不是沖水就好 醫揭廚房常見「兩粉」的黃金組合

相關新聞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