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求幫修電桿 嘉義男阻台電施工…警協調非施工範圍「屬私人設置」

遊子返鄉自救...台南七股西寮里海水倒灌險滅村 居民找空拍求援才曝光

獨/國軍很忙!內政部出手動員千名替代役赴災區搶救

陳時中:健保有4壓力籲支出應提升 癌篩檢出者推專案管理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圖左),出席公共衛生師法通過五周年論壇活動後受訪談論健保議題。圖右為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記者李青縈/攝影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圖左),出席公共衛生師法通過五周年論壇活動後受訪談論健保議題。圖右為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記者李青縈/攝影

健保制度今年起實施「個別總額新制」,同時新增平均點值保障0.95元,引發各界關注其財務承受力。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指出,健保當前正面臨四大壓力,包括高齡化、人口紅利減少、新藥高科技需求,以及擴大的癌症篩檢政策,他呼籲「明年醫藥費用應該上升多一點」,並推動癌症檢出者專案管理,以降低長期支出。

隨著台灣2020年起人口負成長,進入「生不如死」的時代,健保的財務壓力也隨之增加。陳時中表示,出生人口持續下滑,代表相對健康、健保利用率低的年輕健保繳費人數減少;與此同時,65歲以上長者已占全體人口兩成,卻使用了約三分之二的醫療資源,導致健保收支結構持續惡化。

除了人口結構變化,醫療科技的進步也成為健保開支成長的來源之一。陳時中指出,很多患有難治疾病的病患,把新藥、新科技等昂貴治療手段視為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若是健保沒有收載給付,民眾無力負擔反而尋求偏方,可能是無效治療或是詐騙等,沒有良好效果,甚至導致需要額外治療,更可能墊高健保支出,「政府應該提供『浮木』照顧這類患者」。

不僅如此,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健康台灣」,其中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是核心目標,為此今年起擴大多項公費癌症篩檢,如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大腸癌的糞便潛血、乳房攝影檢查、子宮抹片等;篩檢預算金額從原本28億元,一下增加40億元,變成68億元。

陳時中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長遠來看絕對是替國家財政省錢,但發現疾病也要治療,短期會讓醫療支出大增。因此明年的健保費用應該上升多點,主張針對癌症檢出者採專案管理,納入飲食與健康管理措施,透過個案管理方式給付,而非僅限於醫療治療本身。

健保署日前公布明年健保總成長範圍,低推估為成長率2.942%、總額9644.1億元,高推估則是為5.5%、9883.1億元,最終總額範圍仍待國發會審查,並且再交由健保會協商討論。

然而,健保總額已經連續兩年採取高推估;若採高推估,屆時年底安全準備會低於1個月水準,恐調漲保費。只是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承諾「基本上不會調高保費」。陳時中說,保費調整與否還需要健保會討論同意,邱泰源展現顧健康也要顧荷包的態度,但是後續還需要經過健保會中各方代表討論,目前還不能確定結果。

陳時中 癌症 健保總額

延伸閱讀

COVID疫情升醫憂急診又塞 陳時中:應能安然度過

人才荒比護理嚴重!公衛師缺考率達2成 執登率僅1成4

新冠爆發缺快篩 邱泰源:6月中一定買得到

上周為快篩鋪貨慢道歉 邱泰源今天改口:是展現同理心

相關新聞

獨/員工旅遊住墾丁凱撒疑食物中毒 屏東縣衛生局調查結果出爐!

新北市某公司員工旅遊6月22日入住墾丁凱撒飯店,發生7人疑食品中毒案,屏東縣衛生局上月23日接獲高市衛生局通報後展開調查...

海象不佳影響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起停航

受到金廈海域海象不佳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天上午公告,小三通客運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08時50分起全面停航,提醒計劃搭...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