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赴日旅遊注意!大阪飯店曝「最討厭旅客做的5件事」 這1項超容易誤犯

漢光演習軍車再傳意外!悍馬車碰撞公車「照地鏡噴飛」 21萬人看傻

7月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罰太輕且勞檢難揪違規 護師工會籲提高罰則、擴大陪檢

台灣護師醫療工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為落實勞檢,查出明確證據,呼籲政府修改只限企業工會陪同勞檢規範,讓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也能陪檢。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護師醫療工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為落實勞檢,查出明確證據,呼籲政府修改只限企業工會陪同勞檢規範,讓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也能陪檢。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日前宣布,今年8月起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大醫院違反「勞基法」行為,比照上市櫃大型企業從嚴開罰,罰鍰5萬至100萬元。不過,台灣護師醫療工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為落實勞檢,查出明確證據,呼籲政府修改只限企業工會陪同勞檢規範,讓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也能陪檢,同時,建議上修罰金,區域醫院至少25萬、醫學中心50萬,現行罰則對醫院來說「投資報酬率太高」。

護師醫療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醫療機構違法樣態,包括利用假班表、強制護理人員休假等手法,若無了解醫院實務情況者陪同,勞檢人員很難單從勞工名冊、出勤紀錄、工資清冊等資料看出端倪,但護理工會組織率低下,勞動部又以解釋令限縮,僅企業工會可陪同勞檢,她過去陪同勞檢時,就經查被拒絕,導致現行勞檢淪於形式。

陳玉鳳表示,既然母法未限制,勞動部應廢除函示,開放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享「陪檢權」,並以行政規則訂出醫療機構專屬勞檢項目與規範,於其中明訂勞動檢查應由工會代表陪同,才能確實揪出違法醫療機構,讓新制確實改善護理人員勞動環境。

依最新規範,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涉違反勞基法,最低處5萬元,並按次裁罰。陳玉鳳表示,依新制推算,醫院一年若被抓到3次違反勞基法,只要繳交3萬罰鍰,但以一家區域醫院聘雇100位護理人員為例,若平均每月少發2000元加班費,一個月可省下20萬成本,一年就省了200餘萬,與30萬罰鍰相比,「投資報酬率太高,醫院不痛不癢,應提高罰則至區域醫院25萬、醫學中心50萬,才能有效遏阻違法。」

陳玉鳳說,醫界人士提出新制應採配套措施,還要「輔導代替罰款」,她無法認同,勞基法民國87年上路,至今已近30年,醫院雇主已「坑殺護理師30年」,院方竟還提出輔導代替裁罰,這無助於改變現況,只會讓護理人力繼續流失,何況勞基法並無輔導相關法源,連對企業都這樣要求,每年營收動輒數十億醫院,不應被放縱,政府應積極落實查核,並提高罰則。

「護理人員執業率卻僅有6成,近12萬人具備護理執業資格,卻不願留待於臨床服務,遠低於歐美國家之執業率。」陳玉鳳說,背後原因即是醫療機構長期違法壓榨,以不法之勞動條件苛待護理人員,致使護理人力不斷流失,寧棄守護理專業訓練,去尋求更好發展,工會對勞動部新制表達肯定,但針對許多待改善之處,希望未來能繼續順利推行。

醫學中心 勞檢 勞動部

延伸閱讀

百人以下企業聘外部委員調查職場性騷 勞動部補助1.5萬

勞動部推性騷調查補助 醫師工會籲持續強化規範

勞動部推性騷調查補助 醫師工會盼從醫院評鑑加強制力

大型醫院違勞基法將重罰 護理師公會贊成但有1提醒

相關新聞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丹娜絲颱風致農損超過26億 台南最慘損失10億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南部地區農業災情嚴重,據農業部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昨統計,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6億5331...

中南部、各山區15日有較大雨勢 大台北防36度高溫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偏西南風,大台北地區防攝氏36度以上高溫,中南部地區會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各山區雷陣雨,並留...

台鐵列車撞狗致韌管斷裂 2538次區間車香山-北湖停駛

臉書粉專「三鐵事故通報平台」指出,因1288區間車於香山-新竹間撞擊一隻狗,導致韌管斷裂,122次自強號臨停香山,並接駁...

獨/員工旅遊住墾丁凱撒疑食物中毒 屏東縣衛生局調查結果出爐!

新北市某公司員工旅遊6月22日入住墾丁凱撒飯店,發生7人疑食品中毒案,屏東縣衛生局上月23日接獲高市衛生局通報後展開調查...

海象不佳影響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起停航

受到金廈海域海象不佳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天上午公告,小三通客運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08時50分起全面停航,提醒計劃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