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第二季獲利3982億元創新高 每天賺逾44億元

桃機展出第三航廈模型 供民眾比對預見完工面貌

第三航廈模型精確捕捉航廈細節,例如鋼骨構造和玻璃帷幕等建築結構,以及橘紅色空橋等色彩元素,透過模型即可預見完工後的航廈面貌。記者黃仲明/攝影
第三航廈模型精確捕捉航廈細節,例如鋼骨構造和玻璃帷幕等建築結構,以及橘紅色空橋等色彩元素,透過模型即可預見完工後的航廈面貌。記者黃仲明/攝影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工程如火如荼建設中,機場公司為了讓外界各了解工程細節,特別打造比例尺1:200的第三航廈局部模型,並且在第二航廈南側五樓商場展出。透過模型剖面鉅細靡遺地呈現地下二樓到地上四樓的外觀特色、室內各樓層空間配置及進出道路等,旅客可以看著窗外第三航廈工地與模型比對。

機場公司表示,第三航廈建築設計由世界頂尖羅傑斯史達克哈伯建築師事務所(RSHP)合夥建築師安德魯.泰利(Andrew Tyley)主導,本次展出的模型為設計顧問所提交的細部設計成果實體剖模,採用3D列印技術及壓克力雷射切雕,歷時半年製作,成品底座長408公分、寬156.5公分,模型也成為第三航廈各項會議討論進行的輔助工具,協助工程團隊具象化整體構造與空間配置,提升溝通成效。

模型清楚展示建築宏偉氣象,透過剖面呈現,也能窺見室內配置與陳設,精確捕捉航廈細節,例如鋼骨構造及玻璃帷幕等建築結構,以及旅客動線上的色彩漸變元素,從報到大廳主色黃色、電梯主色橘色到空橋主色橘紅色,皆忠實呈現於實體模型中,讓觀賞者透過模型即可預見完工後的航廈面貌。

機場公司透露,第三航廈模型製作過程參考了建築師手稿、建築資訊(BIM)模型、設計圖說及真實施工材料等大量複雜設計資料,其中最具挑戰的部分,是與屋頂結構相連的雲頂天花,因無法與屋頂一起列印,須預先拆解成組件,噴漆完成後再與屋頂結構組合,十分考驗製作團隊的細心與專注。

機場公司指出,目前三航廈象徵海鳥展翅飛翔的雙曲面屋頂已逐漸成型,北登機廊廳玻璃帷幕候機室與8座橘紅色空橋已陸續完工,北登機廊廳預計今年啟用。歡迎民眾前來桃園機場,欣賞全新展出的第三航廈建築模型,另在第二航廈北側五樓商場也有由15萬塊樂高積木所打造迷你桃園機場模型,歡迎大小朋友一同到機場看模型玩樂高。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記者黃仲明/攝影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記者黃仲明/攝影
桃園機場展出比例尺1:200的第三航廈局部模型,民眾可以站在模型前與窗外的第三航廈施工實況對照。記者黃仲明/攝影
桃園機場展出比例尺1:200的第三航廈局部模型,民眾可以站在模型前與窗外的第三航廈施工實況對照。記者黃仲明/攝影
第三航廈模型最具挑戰的部分,是與屋頂結構相連的雲頂天花。記者黃仲明/攝影
第三航廈模型最具挑戰的部分,是與屋頂結構相連的雲頂天花。記者黃仲明/攝影

桃園機場 建築師

延伸閱讀

停車場工程遭疑減項發包 竹市府:設備活化非圖利

北醫大全球首創 護理紀錄估重症出院後死亡風險

高雄國賓飯店算不算危樓?成大建築系專業學者這樣說

開源技術在AI潮流下的重要性:風險與進步共存

相關新聞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準「薇帕」颱風上午8時生成 周末可能致台灣豐沛水氣

熱帶低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就是未來的準第6號颱風薇帕,預計周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通過時...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台鐵西勢-南州站間號誌故障 雙向列車延誤

台鐵南迴線西勢至南州列車今下午4時04分受到號誌故障影響,列車有延誤情形。根據台鐵官網指出,受到潮州站號誌故障影響,上下...

上班族吃超商怎麼選? 譚敦慈讚這「抗癌組合」:WHO也推薦

許多上班族三餐靠超商解決,雖然方便,但也擔心營養不均。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她的超商健康吃法,並推薦兩款自己經常選購的組合餐:一是「地瓜+蛋+豆漿」,二是「毛豆+玉米」,其中「毛豆+玉米」更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癌組合。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