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荒加上健保新制釀「門診限掛」 醫籲提前6至8周預約

今年健保個別總值新制上路,每家醫院的總額以去年同期量能為基礎,加上成長幅度計算額度,若是超過會打折給付,甚至不給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達文西中心主任沈煌彬表示,門診限號已難辨是護理人力荒導致,還是新制影響。建議民眾如果要預約手術或是門診,應提前6至8周預約。
全台健保6個分區,除台北區以外,其餘第一季開始實施個別醫院總額,今年第一季預估點值分別為台北0.9349元、北區0.9519元、中區0.9413元、南區1.0018元、高屏區1.0016元、東區1.0168元,全區則是0.9594元,都比去年第一季高。
沈煌彬說,今年護理荒狀況特別嚴峻,不少手術因為缺人,難以承接過多手術。門診同樣遭遇缺人危機,自己門診從去年開始「限掛」,以前一次可以看約70人個病人,現在約看40多位,看診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4小時,就是怕護理人員過度加班。
沈煌彬指出,大環境通膨劇烈,但醫事人員薪資沒有獲得同等調整,醫院外的工作選擇又多,如外送、美容業等不用輪三班忍受高壓,自然會讓人力流失。「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兩者互相影響」,很難斷定現在醫療院所限號、手術延後,到底是人力不夠,還是新制上路影響。
沈煌彬表示,民眾應平時就養成良好健康管理習慣,並盡早與醫師預約門診或檢查,不要等到情況緊急才就醫,若要緊急開刀,但平時開刀房已排滿就很難安插臨時病人。他建議病人至少提前6到8周預約,否則就算醫師想幫忙,也不一定有開刀房、護理師等。
沈煌彬說,十多年前中部也曾經一度有過個別總額,但是現在缺人狀況更慘,健保現在制度若不引入新財源,繼續以個別總值新制實施護理人員薪資不改善,人才流失,讓人力不夠的醫院,減少看診、延後手術,反而保障點值,薪資結構更沒有機會調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