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升溫染疫患者大增 基層醫曝還需流行1至2個月

新冠疫情爆發,染疫患者就醫人次節節上升,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每當連假後,各醫療院所就醫病人一定增加,尤其是在6月2日時,大醫院急診就醫患者也是多,由於這波新冠疫情屬於急性傳染,整體疫情還需流行1、2個月才會緩和,這段時間民眾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如果出現疑似感染的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快篩,了解是否染疫。
林應然說,一波急性流行傳染病爆發後,必須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已被感染,或是疫苗接種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如此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效果,疫情才有可能趨緩,但目前國內這樣的條件尚未達到,因此,疫情還會持續延燒,並會形成「大流行」。
「面對新冠疫情爆發,其實民眾不需過度緊張。」林應然說,此波引發疫情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已較過往溫和,很多人染疫後,症狀類似感冒,但65歲以上年長者、免疫力不佳等高風險族群,仍要多加注意,因為感染的人多了,也增加高風險族群的染疫機會,而演變成重症住院、死亡的機會比較高,即使是「病情輕微」的病毒,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並不輕微。
至於,基層診所反映新冠疫苗及各項疫苗接種處置費僅100元,不敷行政作業成本,建議調升疫苗接種處置費。林應然說,因為疫苗接種處置費僅100元,真的太少了,都是虧本在做。
林應然表示,診所為方便民眾接種疫苗,必須購買疫苗專用的溫控冰箱、設置不斷電系統,每天還要記錄冰箱溫度,確保疫苗安全,且領取疫苗時,更要自行背著冰桶坐計程車到衛生局領,為民眾打完疫苗後,還要上網登錄相關資料,每三年要進行一次疫苗管理、流行病學等課程認證。
林應然說,如此繁瑣的程序,疾管署給予疫苗接種處置費僅100元,真的是不符成本,是虧本生意,過往,許多診所可以靠自費疫苗打平支出,但近年來公費疫苗愈來愈多,難過部分基層診所想要帝制接種公費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衛福部相當重視此議題,已積極向行政院爭取財源挹注,期能調升疫苗接種處置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