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靶向外泌體治療癌症 中國附醫與聖安獲美FDA批准

外泌體被比喻為來自細胞的「微型快遞員」,用途多元且不易引起免疫原性反應,是生物醫學領域熱門話題。目前僅開放用於醫美,但其傳遞作用與許多疾病機轉有關,中醫大附醫開發「異體CAR-BiTE GDT免疫療法」後,與聖安生醫研發「靶向外泌體」,獲美國FDA批准,即將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表示,外泌體發展潛力大,若應用在癌症治療,可利用外泌體包覆抗癌藥物後,再送進體內對癌細胞進行集中式標靶攻擊。他強調,這項藥物治療機制如果沒有靶頭,藥物治療很容易失敗,因為無法精準作用在病灶達到治療效果,且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聖安生醫合作,開發針對HLA-G的「SOB100 HLA-G靶向性外泌體」藥物載體平台。周德陽表示,這個平台已完成臨床前研究,並在乳癌、腦部膠質母細胞瘤等治療困難癌症展現成果,有助於癌症精準治療。
「SOB100 HLA-G靶向性外泌體」藥物載體平台已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於2025年3月8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階段。周德陽說今年以在美國進行,人體臨床一期試驗,預計明年在台灣進行臨床二期試驗。
聖安生醫副總經理何慧君指出,SOB100採用奈米抗體(VHH)技術,專一靶向腫瘤上的HLA-G的外泌體,能穿透血腦屏障,動物實驗證實可遞送不同藥物,有效治療難治性乳癌及腦癌。她說,這項技術可以協助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腫瘤,達到精準治療。
正常組織中HLA-G僅表現在胎盤上,卻被多種癌細胞大量表現以逃避免疫監控。透過基因工程技術,SOB100將HLA-G的奈米抗體嵌入外泌體膜表面,使其能精準將內含的小分子或核酸藥物遞送至表現HLA-G的腫瘤細胞,大幅提升治療效果且明顯減少傳統抗癌藥引發的毒性。
全球癌症治療長期面臨的標靶性不足與抗藥性問題,周德陽說,SOB100可望提供創新解方,未來有機會成為核酸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精準遞送的標竿平台,未來還有機會應用在巴金森病、阿茲海默症、腦中風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期待進一步研究結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