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憂肉粽有萊豬 蘇俊賓建議卓揆:應設國產豬肉專區

即將迎來端午節,行政院會今討論「農漁畜產鮮味豐、端陽佳節安心購」報告案,與會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自2021年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肉品進口以來,今年是首度在邊境驗出含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導致許多民眾購買肉品仍有疑慮,呼籲政府應更主動應對,加強邊境查驗、市面肉品標示查核及推廣優質國產豬肉。
蘇俊賓表示,今年4月底、5月初中央針對進口豬肉,在邊境查驗出3批約70噸的含萊克多巴胺肉品,是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發生,在地方議會或立法院都引發熱議;根據消基會5月21日公布調查顯示,萊克多巴胺含量符合標準的說法,並沒有真正讓民眾安心,高達9成民眾在乎是否吃到含萊劑豬肉,顯示民眾有高度疑慮。
蘇俊賓表示,民眾真正在乎的是零檢出,或至少可以自主選擇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為解決民眾疑慮,他提出3項建議,首先是增加邊境管制的檢驗批次與量能,既然已經驗出就應逐批檢驗,「源頭檢驗遠比入境後,各縣市政府在末端稽查來得有效。」
另上述三批共70噸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台灣後並未公布流向,沒有清楚標示來源的肉品更會增加民眾疑慮,因此呼籲食藥署應支持地方政府,一同加強市面上豬肉的原產地標示查核。
蘇俊賓指出,桃園市自開放萊豬進口後即主動查驗,累計稽查9萬3753件豬肉產品,其中40件標示不符原產地規定,中央食藥署公布的數據,也有查驗到有肉品產地標示不明的案例,中央與地方應攜手加強稽查強度,確保民眾可以掌握完整的肉品來源。
蘇俊賓也建議,中央與地方應該一起推廣國產豬肉,設置國產豬肉專區,提升豬農信心。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責成衛福部與農業部,持續加強邊境查驗與市場肉品來源標示稽查機制,並針對產品標示規範提出精進方案。農業部與衛福部也回應,國產豬肉皆未檢出萊劑,進口豬肉也須符合國內標準,未來將結合地方,擴大查核與溝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