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連日雨...「滾水病」與多種真菌細菌恐襲 農改場籲快防治

氣象預報台灣西半部地區將連續多天下雨,溫濕環境恐引發多數植物病害。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預期多種真菌、細菌包括農民俗稱「滾水病」或「水傷」疫病來襲,今天提醒農友及早加強田間排水並做好病害防治,才能降低損失風險。
「滾水病」或「水傷」疫病通常指的是雨滴飛濺將土壤病原菌傳播至植株,當環境濕度偏高時,病原菌更容易侵染並快速繁殖,造成果實腐爛。
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指出,炭疽病、蒂腐病、果腐病及其他多種真菌性病害,也常因雨水傳播而大規模發生,細菌性病害也須特別留意,例如蔬果作物易感染的細菌性斑點病、軟腐病、果斑病,果樹上的細菌性潰瘍病等,都可能因雨水擴散迅速蔓延。
為防範連日降雨造成病害發生,建議農友儘速進行田間排水、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雨後應盡早清除落果及病株殘體,減少病原菌在田間密度,並配合適當藥劑施用,才能有效抑制病害擴散。
研究人員表示,規畫定值將幼苗從育苗地移至永久栽培地的,也應注意苗期常見立枯病及猝倒病。建議栽培初期施用中性化亞磷酸800至1000倍稀釋液,每7天葉面噴施1次,連續施用3次,可提升植株對疫病、露菌病及白粉病等病害的抵抗力。
用藥建議針對真菌性與細菌性病害各選擇一種藥劑,並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代號的藥劑,延緩抗藥性產生。請務必遵循標示使用方法,嚴格控制用量與稀釋倍數,並注意安全採收期,確保作物安全與環境永續。
相關問題可聯絡植物保護研究室蔡小涵、林國詞、郭明池,電話06-5912909。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