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78歲男跌倒一周疼痛未減 醫查出是「屈曲牽張性骨折」微創手術才減疼

1名78歲男性在家中跌倒,背部持續疼痛,初次急診治療時僅獲消炎止痛藥後返家休息。然而一周後疼痛未減,需家人攙扶才能坐上輪椅行動。後來轉往長安醫院骨科求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屈曲牽張性骨折」,經安排微創脊椎固定手術,術後疼痛大幅改善,兩周後回診時已能恢復日常活動鎮。
長安醫院骨科醫師喻大久表示,患者罹有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會使脊椎逐漸融合,變得僵硬且失去彈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比起一般老年人常見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容易出現更為嚴重的屈曲牽張性骨折。
他說,脊椎的穩定結構分成前、中、後三個部分,而屈曲牽張性骨折是這三個結構全都受到破壞。前方椎體因彎曲力量而壓迫,後方的脊突及韌帶則因拉扯而斷裂,進而導致脊椎的不穩定。若不即時處理,可能會造成骨折移位而壓迫到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甚至出現下肢癱瘓。
喻大久說,所幸患者並未出現神經壓迫症狀,下肢肌肉力量與知覺皆正常。考量到脊椎不穩定的危險性,因此迅速幫患者安排從胸椎第十節到腰椎第四節的微創脊椎固定手術。在脊椎釘入口處開小傷口,最大程度保留肌肉及周邊組織。手術中也搭配了電腦斷層導航系統,提高手術精準度及縮短手術時間,不僅能大幅減輕術後疼痛,也讓患者恢復速度更快。
他說,年長者應特別注意日常安全,例如避免高風險活動、安裝家中防滑設施扶手欄杆,並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以降低骨折風險。若不幸發生外傷,即使疼痛程度不嚴重,也應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