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院副院長江啟臣父喪 清晨臉書哀痛發文「謝謝父親 長存於心」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影/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 環境、法務及內政部聯合推出四大對策

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環境部下午與內政部及法務部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有去處、增去處、補漏洞、重刑罰」等四大解方,包括環境部長彭啓明(前右二)、法務部長鄭銘謙(前右三)與內政部長劉世芳(前左三)等人均出席記者會高呼宣示「守護美麗台灣」的口號。記者杜建重/攝影
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環境部下午與內政部及法務部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有去處、增去處、補漏洞、重刑罰」等四大解方,包括環境部長彭啓明(前右二)、法務部長鄭銘謙(前右三)與內政部長劉世芳(前左三)等人均出席記者會高呼宣示「守護美麗台灣」的口號。記者杜建重/攝影

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環境部下午與內政部及法務部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有去處、增去處、補漏洞、重刑罰」等四大解方,並同步展現檢、警、調及環保機關與警方合作查緝犯罪的成績。包括環境部長彭啓明、法務部長鄭銘謙與內政部長劉世芳等人均出席記者會說明各部會執行情況,並一同高呼宣示「守護美麗台灣」的口號。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案件近年已轉向集團化、組織化運作模式,嚴重破壞環境與國土保護,環境部此刻正推動《廢棄物清理法》與《資源循環推動法》等修法作業,其中廢清法(草案)將授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對於營建剩餘土石方全流向申報機制,並將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責從5年提升至7年,涉及組織犯罪主謀,最低刑度3年以上,並可能不得緩刑。

除此之外,內政部亦著手修正「營建剩餘土石方最終去處規劃方案」,跨部會結合地方政府「營建產出物跨局處推動平台」來執行。

彭啓明表示,提出解方只是第一步,無論是營建剩餘土石方或營建廢棄物,都是台灣存在超過30年以上的問題,唯有打破權責壁壘,跨部會攜手地方政府共同推動,才能解決非法棄置的問題。

環境部長彭啓明(右起)、法務部長鄭銘謙與內政部長劉世芳等人下午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的四大解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右起)、法務部長鄭銘謙與內政部長劉世芳等人下午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的四大解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環境部下午與內政部及法務部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有去處、增去處、補漏洞、重刑罰」等四大解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為杜絕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現象,環境部下午與內政部及法務部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有去處、增去處、補漏洞、重刑罰」等四大解方。記者杜建重/攝影

內政部 廢棄物 環境部

延伸閱讀

環團:台灣空品亞洲第5 喊話朝野支持2028無煤中火

環部:溫室氣體排放穩定下降…部長彭啓明預估今年減幅9%

環境部長彭啓明:興達、大林調度 合法合規

黃仁勳喊投資核能 彭啓明:台灣沒有放棄任何新式能源

相關新聞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彰化雨彈升級大豪雨!北東飆高溫 氣象署示警馬祖今晚丹娜絲進逼

丹娜絲颱風遠離,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今天表示,周五之前都是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天氣上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中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