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颱風最快明生成!這時間點最靠近台灣 東半部周五起連3天防豪雨

桃園道路驚見簡體字!綠議員嗆張善政卻翻車 公路局急修改

女足教練逼抽血換學分!教部怒轟台師大「糟糕」 將追溯過去研究案

男性照顧者占比升近4成 專家:陽剛文化面臨轉型考驗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近年來男性照顧者已有增加趨勢,如今占比上升至4成,但在不婚及少子化等衝擊下,許多家庭成員已無法獨立承擔起照顧責任。本報資料照片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近年來男性照顧者已有增加趨勢,如今占比上升至4成,但在不婚及少子化等衝擊下,許多家庭成員已無法獨立承擔起照顧責任。本報資料照片

家庭照顧者性別、角色正在轉變,依家庭照顧者總會分析,約卅年前,男性照顧者比例僅為一成,但民國106年老人生活調查統計發現,男性照顧者占比已增至近40%,但女性照顧者仍占60%,且因照顧而離職女性為44%高於男性24.4%,凸顯女性照顧者人權須獲得重視。

家總25日舉辦新版「家庭照顧者權利宣言」座談會。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綜合規劃組組長顏詩怡說,隨著女性自主意識提高,勞動參與率逐年上升,許多女性選擇工作與生育並重,雖然男性照顧者比例增加,但若為了照顧家中長輩女性照顧離職仍高,若要改善女性照顧者人權,應從照顧有酬化、照顧公共化及照顧專業化著手,同時也應提升男性照顧者的技巧與能力,降低其照顧壓力。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說,照顧者的職場困境是男女皆須面對的議題,由於男性照顧者陽剛文化角色與照顧者角色的衝突,也成為照顧悲劇的潛在文化脈絡,此點值得關注。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民國85年,她曾研究女性照顧者,當時男性照顧者比例僅1成,但近年來增加已有趨勢,如今占比上升至4成,主因是現在許多男性單身,以往媳婦扮演照顧者的角色已漸漸消失,照顧父母的責任又重新回到兒子身上,但在不婚、少子化衝擊下,許多家庭成員已無法獨立承擔起照顧責任。

家總曾調查發現,目前僅約3成民眾認為,年老後子女會照顧自己。陳景寧提醒,民眾應面對現實,針對照顧年邁的父母進行家庭協調與溝通。另,健保應擴大在宅急症、居家醫療等計畫,並銜接社區照顧、社區診所及藥局、讓長者在家就能獲得良好照顧,長者也應主動出門尋求協助。

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鄧衍森表示,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應在平等與不歧視原則下,提供家庭照顧必要協助,包括尊重照顧者的選擇,促進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協助工作彈性安排、家庭生活維繫,並改善照顧者的照顧能力與環境,維持與提供家庭照顧者適當生活品質津貼。

父母

延伸閱讀

第一次聽說!男友媽送「整串粽」遭嗆沒常識 民俗專家:確實有些忌諱

全台130萬名家庭照顧者 家總新版宣言:照顧不是義務

新竹市推無障礙微旅行 湖光牧野首發團6月登場

照顧者悲劇!62歲男不堪壓力兼捱罵 勒死九旬母自首:感疲累絕望

相關新聞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準「薇帕」颱風上午8時生成 周末可能致台灣豐沛水氣

熱帶低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就是未來的準第6號颱風薇帕,預計周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通過時...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台鐵西勢-南州站間號誌故障 雙向列車延誤

台鐵南迴線西勢至南州列車今下午4時04分受到號誌故障影響,列車有延誤情形。根據台鐵官網指出,受到潮州站號誌故障影響,上下...

上班族吃超商怎麼選? 譚敦慈讚這「抗癌組合」:WHO也推薦

許多上班族三餐靠超商解決,雖然方便,但也擔心營養不均。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她的超商健康吃法,並推薦兩款自己經常選購的組合餐:一是「地瓜+蛋+豆漿」,二是「毛豆+玉米」,其中「毛豆+玉米」更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癌組合。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