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大雷雨開炸彰化縣! 持續至上午9時 低窪地區慎防淹水

梅雨季要來了!南投林保分署喊話山友注意幾件事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入山後切勿因壯闊動人山景吸引,而忽視了潛在的危機與挑戰。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入山後切勿因壯闊動人山景吸引,而忽視了潛在的危機與挑戰。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時序入春後,上山踏青及登山民眾增加,但五月將進入梅雨季,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雨季入山風險高,上山前應事先查詢了解天氣及道路管制公告,依相關規定提出申請,確認自身具備登山經驗,並由具林地經驗領隊帶領,降低活動風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指出,台灣因四面環海,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海洋島嶼型氣候明顯,每年於春夏之際常有持續滯留鋒進入梅雨季,而因降雨時間長,甚至間歇性豪雨,易造成山區山洪溪水暴漲及邊坡土石崩落,登山活動風險驟增。

由於,目前已進入五月,即將進入梅雨季,該分署表示,為提升山區活動安全性,建議登山申請前請先檢核領隊確實具備高山訓練技術能力,以及所有隊員具有林地攀登經驗能力,且務必在出發前落實查詢,確認當地山區天氣預報與警戒資訊。

此外,登山民眾應告知親友相關行程及預計去返時間,並遵守入山入園申請規定,攜帶足夠防水保暖服裝、糧食、行動電源等物資,並熟練操作無線電、頭燈、登山地圖等專業裝備,同時避免單獨行動,並依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適當路線。

南投分署李政賢提醒,登山人員建議均須擁有基本必要的急救操作知識,入山後切勿被青蔥鬱閉林相或是壯闊動人山景吸引,而忽視了潛在危機與挑戰。若在山區時發現氣候快速惡化應立刻中止行程,找安全地點避難,並設法聯繫外界求援。

南投分署也呼籲,雨季期間山區環境多變,山友與遊客從事登山、健行等戶外活動應秉持「安全第一」原則,審慎評估風險與妥善規劃動線,避免因疏忽造成遺憾,登山時若遭遇緊急情況可撥打119、110或112等緊急救難專線報案求助。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良好技術裝備及林地生存技能,由具林地經驗的領隊帶領,以降低登山活動風險。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良好技術裝備及林地生存技能,由具林地經驗的領隊帶領,以降低登山活動風險。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民眾若有計畫入山,應提前了解並提出相關規定申請及查詢道路管制等公告。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保署南投分署提醒,民眾若有計畫入山,應提前了解並提出相關規定申請及查詢道路管制等公告。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 梅雨 風險

延伸閱讀

南投賞花必訪!松濤園蓮花清新脫俗 晨光綻放美如畫

水位巧調、生物共好 成龍濕地營造友善水鳥棲地

南投一般補助款被砍35億元 縣民今年零負債目標破滅

歌手田馥甄萬里巡演改到南投 新北議員籲市府再供其他場地

相關新聞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彰化雨彈升級大豪雨!北東飆高溫 氣象署示警馬祖今晚丹娜絲進逼

丹娜絲颱風遠離,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今天表示,周五之前都是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天氣上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中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