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拚減塑 台灣首款再生瓶茶飲出爐
台灣每年生產超過五十億支寶特瓶,雖然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但多數回收料被降級為衣物、建材等用途,最終難逃丟棄命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昨發表全台首支瓶身含食品容器級再生塑料(rPET)的瓶裝茶飲,瓶身以百分之卅的再生塑料製作而成,可實現三至五次的封閉式循環。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現行政策鼓勵民間業者開發綠色容器,政府減塑步調仍需加速,預計最快本月底預告「資源循環推動法」,其中包含推動綠色台灣品牌。
所謂 rPET(recycled PET、再生塑料),是指回收原本可能被掩埋或焚化的廢棄寶特瓶等,再製成新的產品。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表示,二○二二年食藥署通過新法規,允許rPET可再做食品容器,這款茶飲瓶身,就添加百分之卅的食品級rPET。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林玉珮指出,rPET安全、合規地應用於食品容器,是推動減塑與循環經濟的關鍵路徑。歐盟規定自二○二五年起,PET飲料瓶需至少含有百分之廿五的rPET;二○三○年起,所有塑膠飲料瓶提高至百分之卅的再生塑膠含量。
彭啓明表示,資源循環推動法目前已完成草案,預計在本月底、六月初預告,下半年送入立法院。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說,立法推動方向包括訂定綠色設計原則、推動源頭減塑、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綠色消費訊息揭示。此外,六月五日將成立循環再設計中心,推廣循環產品,鼓勵再生料添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