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光三越大風吹!傳日伊勢丹集團釋二成股權 與吳家內部糾紛有關

NG觀念害你更痛!破解5大常見頭痛迷思:正確認識助有效緩解

5年前鑽石公主號染疫成海上孤島 工程師突發奇想神救援

明年上路!交通部公布高齡駕駛修法 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

高齡駕駛示意圖。記者陳正興/攝影
高齡駕駛示意圖。記者陳正興/攝影

三峽重大交通事故釀3死12傷,高齡駕駛議題成為關注焦點,交通部長陳世凱今晚召開記者會說明未來修法規劃,包含加嚴考照制度、針對違規或肇事者實施回訓制度、協助高齡者安全駕駛,預計花3個月做細部設計,明年實施。

陳世凱表示,發生三峽事故感到難過、痛心 昨天陪同總統探望受傷孩童,家屬也非常心急。先前推出道安三支箭,保障用路人的安全,此外,交通部及公路局針對駕照也做整體檢討並提出改革方案,這些改革方案都在進行,也有找專家學者、會同民間團體討論駕照制度的修訂 。

陳世凱指出,針對駕照管理將推出3策略,第一,未來新考照制度,要讓考試加嚴、增加鑑別度;第二,針對違規或肇事者,未來會有回訓制度,加強安全駕駛意識;第三,協助高齡者安全駕駛。

陳世凱說,高齡駕駛者蘇是傷亡蠻多的組群,但肇事排名第一及第二都是18至24歲族群,不希望外界對高齡駕駛有誤解;台灣目前走入高齡化社會,甚至進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有「行」的需求,上述3策略均已進行中。

陳世凱指出,目前70歲以上有駕照者約182.6萬人,預估10年後,70歲以上有駕照者約272萬人,因此需要更精實協助民眾駕駛或行走。

關於鄰近國家高齡駕照管理制度,陳世凱說,參考日本高齡駕駛換照,包含每3年換照一次。滿70歲以上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取得「高齡者講習終了證明書」;滿75歲以上指定駕駛學校參加高齡者講習。接受認知功能檢查及駕駛能力測驗。

針對未來修法方向,我國針對高齡駕駛執照管理規範法,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或滿75歲有特定違規或吊扣駕照者,需在3年內申請換發新照,還要通過體檢及認知測驗,未通過者須繳回駕照,未繳回者可註銷駕照。

陳世凱指出,未來將參考日本作法,將修正道交規則52-2條,把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加嚴認知功能測驗;有肇事紀錄者需完成「安全駕駛實地訓練課程」、危險感知及交通安全教育課程、體格檢查。

現行65歲以上計點達3點者,公路局通知關懷,未來關懷對象將增加「其他常見違規及事故第一當事人」;另外,過去並沒有提供大眾運輸補助,未來將補助繳回駕照者購買T-PASS通勤月票用費。

陳世凱說,修法方向將進行3個月細部規畫,預估明年實施上路。

高齡者 駕照 陳世凱

延伸閱讀

三峽重大事故 交長公開行程取消、520周年記者會也喊卡

78歲余翁駕車暴衝!16人傷、4人命危 今年2月才換照

交通部實現花東3小時疏運SOP 陳世凱發文感謝同仁

台鐵東部幹線斷 陳世凱出手、啟動陸空聯合馳援花蓮

相關新聞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