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心血管問題?魔鷹愛妻機上猝逝 醫曝與「2疾病」有關:恐引發肺栓塞

牛耳在牛角前還是牛角後?老陶師百歲冥誕作品「解密」

苗栗縣竹南蛇窯老陶師林添福一生創作不輟,10年前並在苗栗工藝園區推出「台灣硘聲」90大壽展。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竹南蛇窯老陶師林添福一生創作不輟,10年前並在苗栗工藝園區推出「台灣硘聲」90大壽展。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上午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苗栗工藝園區)開幕,從老陶師豐富的創作與深厚的陶藝精神出發,回顧他一生的重要創作歷程,也對林添福在台灣陶瓷工藝史上的卓越貢獻致敬。

工藝園區指出,林添福自幼生長於窯場,他的祖父是陶藝重鎮台中大甲東的一處窯場窯主,耳濡目染下,14歲就成為拉坯師傅,從採土、砌窯、雕塑到燒窯都親身實作,累積深厚技藝,不僅承襲福州製陶技術,也在台灣陶業歷經轉型與衰退的浪潮中,堅守窯場持續創作。

即使年事已高,仍能以創新語彙回應時代變遷,發展出傳統生活陶、雕塑工藝陶與當代柴燒陶等3大創作主軸,秉持「以火為道、以心為用、以土為器」的創作哲學;他樂於分享悉心指導後進,為人風趣開朗,深受陶藝界敬重,被譽為「傳統陶技藝活寶典」,如今這份珍貴的技藝與精神由兒子林瑞華、媳婦鄧淑慧承襲,持續守護竹南蛇窯,讓陶窯技藝薪火相傳。

竹南蛇窯1972年由老窯主林添福帶著9個師父加上一頭牛,用了3000塊土磚搭出長達25公尺的大型蛇窯,生產傳統花盆,但僅10年光景,大型現代化陶瓷廠相繼興起,傳統陶廠難以匹敵,窯廠工人都走了,只剩林添福和次子林瑞華堅守竹南蛇窯,並轉型柴燒陶藝,成為苗栗柴燒陶藝重鎮。

林添福81歲起每年都辦個展,10年前還在苗栗工藝園區推出「台灣硘聲」90大壽展,老人家一生創作不輟,2019年以94歲高齡辭世,他的人生也正是一部台灣陶業與陶藝的發展史。

今天520是林添福百歲冥誕,園區特別規畫這項展覽,共展出34件老人家年輕到晚年的創作,其中三分之一都已由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展出作品從傳統生活陶到柴燒陶藝都有,其中有的雖是柴燒,卻有如瓷器般的質感,沒有一般柴燒的落灰,讓人驚豔,現場導覽人員解說時以一些小故事為老陶師的創作技法解密,其中有件牛的造型作品,兩側牛耳在牛角前,但另一件卻是牛耳在後。

導覽人員說,老陶師創作不像現代工藝家創作時會有草圖,都是憑經驗直接捏塑成形,當年創作出牛耳在前的作品後,林添福也發現有點不對,後來又創作出牛耳在後的正確造型;至於柴燒創作出如瓷器的質感,並非上釉,關鍵是陶土配方,老陶師的功力能充分掌握不同陶土的比例和作品燒製的結果。

這項展出將持續至10月15日,展覽時間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周一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老陶師林添福百歲紀念展,2件以牛為造型作品,出現牛耳在牛角前,還是在後的趣味話題。記者胡蓬生/攝影
老陶師林添福百歲紀念展,2件以牛為造型作品,出現牛耳在牛角前,還是在後的趣味話題。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5台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記者胡蓬生/攝影
「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展出的柴燒作品中,有如擁有如磁器的質感 。記者胡蓬生/攝影
「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展出的柴燒作品中,有如擁有如磁器的質感 。記者胡蓬生/攝影
老陶師林添福百歲紀念展,2件以牛為造型作品,出現牛耳在牛角前,還是在後的趣味話題。記者胡蓬生/攝影
老陶師林添福百歲紀念展,2件以牛為造型作品,出現牛耳在牛角前,還是在後的趣味話題。記者胡蓬生/攝影

陶藝 南蛇

延伸閱讀

經典優雅的米蘭浪漫 百年傳奇甜點「COVA」進駐台北101

寬庭KUAN's LIVING米蘭據點 持續引領國際寢飾美學

路易威登2025高級製表 薈萃頂級工藝的聲光畫面展演

Longchamp秋冬從巴黎到倫敦特色聯名 吐司包可愛上街

相關新聞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準「薇帕」颱風上午8時生成 周末可能致台灣豐沛水氣

熱帶低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就是未來的準第6號颱風薇帕,預計周六通過巴士海峽機率最高,通過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